來源: 科學與發展網絡 作者: 王華鋒
2012年2月,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包含500萬元人民幣)分別授予90歲的建筑學家吳良鏞和92歲的物理學家謝家麟,以表彰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但是,自從2000以來,中國的國家科技一等獎在今年已經是第八次輪空了,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中國缺少長久且有影響的科技成果誕生。一種可能的解釋認為中國的科研人員只關注發表科研論文而忽視了論文本身對技術的推動作用。
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發展極不平衡,基礎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常常忽略他們科研論文對技術發展的意義,同時,工程技術人員對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也常并不被重視。
論對科研項目的貢獻上,技術人員(如工程師等)應該得到與科研人員同等的待遇或者獎勵。
科研人員稱霸
孟子曾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于人治。”用這句話用來形容中國目前的科研環境太貼切不過了,例如,在科研單位里,人們重科學而輕技術,科研人員一般處于主導地位,他們的待遇也相應地高于處于從屬地位的技術人員。
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技術人員通過實驗等對科研人員的想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如果沒有工程人員的支持,科研人員的科研想法將不可能實現,與此同時,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也需要得到科研人員的正確引導。
工程技術人員對科研的貢獻常常被忽略了,長期以來,這種科研文化導致中國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極不平衡。
技術投入缺失
在2010年,中國大約有13萬篇科研論文被SCI期刊收錄,在數量上處于世界第二位,但是這些文章的被引用次數卻只處于世界第八位。這種數量與被引用次數的不對等讓我們深思中國究竟有多少原創性的科研成果被人們應用或者認可。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大多數科研項目中,其中一部分開支是用來購買實驗儀器或者試劑的,但是中國“重科學輕技術”的文化使得中國技術的發展遠遠滯后于發達國家,也就是說,我們的科研想法要借助于國外的科研平臺才能實現。
其次,一個科研團隊制造一些實驗儀器其實并不難,但是在現行的科研評價體制中,寫一篇高水平SCI的意義比徒手制作一個儀器要深遠得多。從而導致中國的大量的科研經費流入國外的儀器或者試劑公司。
最后,重科學輕技術的科研文化導致一些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并不高,一些技術崗位的人力資源常常流失。
在現在的科研環境中,人們更看重發表論文的數量與質量,使得科研人員發表一篇科學文章的難度小于技術人員制造一臺新的實驗儀器,這種環境對科研人員晉級是有利的,但是對工程技術人員卻很不利。此外,各種福利是與職稱掛鉤,許多高級工程師在感覺進一步晉級困難后逐漸失去了工作的積極性。
技術人員需平等對待
事實上,科學和技術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技術推動科學發展,科學促進新技術誕生。就拿198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電子顯微鏡來說吧,它的誕生讓人們能清楚地看到更精細的植物結構,這大大地促進了科學的進步。
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已認識到技術對科研文化的重要意義。例如,在加拿大湯普生河大學,技術和管理人員可以與科研人員得到同等的獎勵和認可。
但是現階段在中國,我們很難想象將一個研究員和一個工程師的待遇和地位相提并論。這實際上是封建思想影響的社會福利制度的產物,這種思想導致的職稱歧視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中國缺少長久且重大影響的科研成就,而這樣的科研成就需要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互相配合。例如,科研人員的科研想法需要技術人員的新方法或者新儀器的驗證。
將職稱去福利化,給每個有能力的人進行合適的地位是中國科研評價體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進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