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2年4月17日
編者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依然嚴峻復雜,保持國有企業平穩較快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新的發展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有什么新思路、新打算?近年來,山東中礦集團在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其經驗值得研究。
當前,我國正處于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面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艱巨任務,國有企業內外部發展環境面臨著重大變化。面對新挑戰,山東中礦集團通過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成功探索“創新觀念抓關鍵,鍛造隊伍聚核心,科學管理保穩定,技術提升促創新,結構轉型謀發展”的發展經驗,使企業得到質的發展和飛躍。經過改革重組,中礦集團實現快速發展與效益提升,累計自產黃金152.09萬兩,冶煉成品金460.45萬兩,完成工業總產值194.82億元,銷售收入214.85億元,工業增加值100.27億元,實現利潤70.02億元,從中國黃金虧損老大轉變為中國黃金行業效益第一的龍頭企業;與此同時,企業轉型發展取得較大進展,已初步形成了以黃金為主、延伸產業鏈條、發展黃金主題的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特色的資源型企業多元化發展格局。
中礦集團的改革發展證明,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是中礦集團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我國國有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
□ 對于資源型企業而言,既然資源稟賦不可改變,發展階段不可逾越,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握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從戰略層面進行轉型升級。
資源型企業轉型是世界性難題。中礦集團與其他資源型企業一樣,面臨著資源枯竭、產業單一、抗風險能力弱等制約企業持續發展的因素。近年來,中礦集團抓住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發展機遇,全面打響轉型發展攻堅戰,大力實施以“做強黃金主業、拉長產業鏈條、發展接續產業”的轉型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型產業,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有幾條經驗值得總結:
一個是立足主業拉長產業鏈,培育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中礦集團在黃金遠期交易、黃金期貨交易的基礎上,通過會員交易平臺參與了黃金延期交易。為把風險控制在最小限度,中礦集團堅持以套期保值為基本目標,與多家期貨公司、證券市場對接,資本運作、財務收入再次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保證了全年效益目標的實現。此外,按照“以金興工、兩翼齊飛、多元發展”的思路,中礦集團將項目建設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精心籌劃,合力推進。在黃金主業和非金產業兩大領域,同時實施“三大金礦深部探礦開拓”、“黃金旅游開發”等14個項目,初步構筑了以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特色的多元發展格局。其中,投資7.8億元的中國黃金實景博覽苑是國內規模最大、現代化元素最多、功能最全的黃金主題旅游景點,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AAA級景區”。
另一個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向多元協同發展轉變。近年來,中礦集團在構建黃金產業的接續替代體系,實現由單一經濟向復合經濟轉變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地面非金項目進展迅速。中礦集團圍繞“地下一半、地上一半”的產業布局目標,積極實施黃金產業的轉型;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努力打造多元化、高端化、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中礦”,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二)
□ 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企業的重要競爭力。
中礦集團在改革發展中,始終堅持技術領先戰略,以技術創新搶占行業制高點。作為全國黃金行業地下脈金采選能力最大的企業,中礦集團把科技創新作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戰略性任務,不斷增加科技投入,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創新之路。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創新體系,推動技術進步。在創新體制上,中礦集團建立了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公司每月向各科技攻關小組下達攻關計劃,每季度評選一次優秀成果,重獎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人員。同時,與多所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合作,通過“借智借腦”搶占行業科技的制高點。此外,中礦集團瞄準生產環節中的污染源,每年投入巨資用于環保科技創新,使采選氰冶生產全過程實現了“吃干榨凈”,改善了環境質量,保證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時期,公司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擁有“濕法冶煉”等國家發明專利8項;目前,公司擁有全行業最深的開采豎井、全行業最大的單體黃金選礦廠、全行業最早的多元素回收車間、全行業最大的氰化車間,礦山科技含量和科技對效益的貢獻率逐年提高。
二是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促進資源循環生態利用。從2001年起,中礦集團與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全面啟動了黃金礦山生態工業及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該項目以構建黃金礦山生態工業及循環經濟鏈網體系為目標,按照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特征和“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首次對黃金礦山采礦、選礦、氰化、冶煉的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關鍵技術進行了集成創新及工藝優化改造,獲得了安全高效低損采礦、資源綜合利用等創新性技術成果,實現了綠色高效采礦、生態化冶煉、“三廢”的減量化與資源化等,促進了企業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此外,2002年,中礦集團總投資3500萬元的北截金礦多元素回收車間建成投產,目前年處理氰渣25萬噸,回收銅金屬878噸,鉛金屬559噸,鋅金屬659噸,氰化鈉57.02噸,年創造經濟效益8000多萬元,被評為“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享受免稅政策支持;2010年,中礦集團《黃金礦山循環經濟及生態工業關鍵技術集成研究》項目分別通過了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現場評審,對全國黃金礦山循環經濟建設有重要參考作用。
(三)
□ 科學管理是企業發展的保證,文化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中礦集團改革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
一方面,中礦集團用科學理念打造企業管理法寶。“科學決策、科學技術、科學文化”三大科學理念,是中礦集團企業管理的精髓所在,從重組之初到跨越發展,自始至終貫穿并引領著中礦集團的發展。“科學決策”,就是要以科學的態度,為企業確立健康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10年改革發展,中礦集團始終堅持“企業增值才是發展”、“不求行業規模最大、但求發展狀態最佳”的發展思路,保持了科學的發展規劃。“科學技術”,就是全力加強企業科技研發,以領先的技術水平,搶占企業發展制高點。“科學管理”,就是通過建立獨具特色、催人奮進的企業文化,統一企業職工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最大化激發企業干部職工的工作激情。此外,中礦集團還建立了“崗位責任制、人事動態管理、特殊事項獎懲”三大激勵機制和“軍事化管理、‘日考核、月評估’、誠信檔案管理”三大約束機制,促使干部職工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實現了精神狀態和工作狀態的轉變,達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另一方面,中礦集團堅持用精神文化引導思維觀念,用制度文化規范言論行動,用物質文化點燃激情活力,用發展成果喚起理想信念,企業管理實現了由情感管理、經驗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跨越。在企業重組初期,面對人心渙散、人心思變的現狀,中礦集團提出“企業扭虧,思想先扭虧”、“大私為公,有私奉獻,搶抓機遇,發展自己”等創新觀念,通過思想教育、學習培訓等方式,使企業職工從認同到認知,從理論到實踐,逐步成為具有中礦集團特色的企業文化,也成為中礦集團改革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此外,公司領導堅持“視權力為責任,視事業為生命,視文化為靈魂”的領導理念,以培養人、造就人為目標,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加大企業文化理念的灌輸力度,創新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著力塑造員工隊伍高昂的精神風貌、一流的工作狀態、優秀的職業操守和良好的文明素養,從而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生產經營環境。
(四)
□ 國企改革的靈魂在于科學發展,一個是制度改革,一個是技術創新。
企業改革成功,不但要經濟效益好,更要社會效益好。山東中礦集團以市場為導向,嚴格遵循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通過轉型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等推動了企業發展,并鍛造出一支極具有戰斗力和創新力的領導團隊,引領企業實現從瀕臨破產到快速發展的輝煌轉變。中礦集團10年轉型發展的成功實踐,不僅為新時期我國黃金產業的創新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有利于我國資源型國有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
一是國企改革發展成功的關鍵在于創新發展道路。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國民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近年來,中礦集團不論是在礦業體制、管理模式、生產規模還是開采技術上,都做了徹頭徹尾的改革創新,成功探索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國有企業改革之路。
二是實現企業轉型發展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資源型企業轉型要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從資源開發轉為綠色發展,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中礦集團在轉型發展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掘金循環經濟”,既保護了環境,又從礦產廢渣中回收了多種可利用的礦產資源,為國家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是國企改革發展避免盲目擴張,避免重速度忽視質量。近年來,山東中礦集團把保持企業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突出主業,理順了管理體制,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結束了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企業從而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因此,企業的真正發展不是把資產變成廠房,而是企業效益的真正增值。
四是國企改革發展要有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中礦集團的發展實踐證明,國有企業改革成功的關鍵是建立一支具有社會責任感、事業心,勇于拼搏、甘于奉獻的領導班子。
五是國企改革發展要承擔建設和諧社會的責任。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主體,在改革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向社會提供產品和效益,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更應當承擔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在與社會交流中通過全體職工的言行或企業形象,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起到一個凈化的作用,從而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文/東北亞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李繼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