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自己運行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中國核電建設的“主力軍”——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在秦山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秦山核電站1985年開工,1991年12月15日并網發電,它完全是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是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它的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核電“零”的突破。
此后建設的秦山二期核電站是我國首座“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運營”的商用核電站,也是我國“九五”期間開工的四座核電站中惟一國產化項目。秦山二期在參考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立足于自主創新,獨立自主地完成了全部設計及分析工作,其中包括可行性研究、總體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涵蓋了近100個子項,330個系統,5000余份技術文件,7萬余張圖紙。通過原始創新以及引進、吸收、再創新等方式,實現了項目管理自主化以及設計、設備采購、建安施工、調試和運營管理自主化,促進了設備制造國產化。
核電專家對秦山二期工程的評價是,秦山二期兩臺機組的全面建成投產,實現了我國建設核電站由原型堆(30萬千瓦,秦山一期)向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標志著我國核電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是核電國產化的重要里程碑。秦山二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這不僅僅是對建成60萬千瓦核電機組的褒獎,也是對其掌握百萬千瓦核電技術的褒揚;秦山三期工程是中國與加拿大之間最大的合作項目,實現了工程與運行管理與國際接軌,體現了中核集團在管理方面的創新;實現自主技改提升功率8兆瓦,體現了中核集團對引進技術的再創新。
據了解,秦山現有五臺核電機組在運營,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秦山二期擴建工程和方家山核電工程建成后,這里的裝機容量將達到630萬千瓦,是全國最大的核能基地。
與此同時,秦山還成為我國核電人才的培養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秦山不僅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核電基地,而且培養和鍛煉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秦山一期已經成為人才成長的搖籃,僅輸出的核電技術骨干就達1600多人。17年前,在這里誕生了35名中國內地第一批核電操縱員,其中有13名高級操縱員。他們中只有13人還在秦山一期,如何小劍現為秦山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離開秦山一期的操縱員,也大多成為其他核電企業的骨干:顧軍,現為中核集團三門核電公司總經理,掌管全球首座AP1000核電站的建設;蔣國元,現為江蘇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與俄羅斯迄今為止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的總經理;魏國良,秦山第三核電公司總經理;嚴嘉鵬,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等。
核電操縱員是核電站的駕馭者,他們直接控制著核電站的中樞,肩負著核電安全的使命。正是由于這些操縱員的高素質和責任心,才保證了我國核電站的安全運行,也使我國核電的發展駛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