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建筑裝飾網
智能建筑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它是高新技術與現代建筑技術的巧妙結合,是眾多學科、眾多高新技術的綜合集成。涉及到建筑、結構、暖通、空調、配電、照明、電梯、給排水綜合布線、電視監控、樓宇自控等諸多弱電系統的大工程,各系統間相互關聯、相互滲透是實現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控制的重要手段和顯著特征。
縱觀國內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統建設,在許多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對建筑智能化系統項目的定位不準確,建筑工程項目在方案設計階段時,往往重視建筑設計本身,而對包括水、電、暖等設備工程有所忽視,對智能化系統建設則未被列入。當有關主管部門提出或設計單位詢問甲方(建筑單位)關于智能化系統設計時,甲方才認識到需要這方面的設計,設計單位才被要求做智能化系統總體方案設計;正當智能化系統總體方案設計進行時,建筑設計已進入施工圖階段,由于工期緊迫,智能化系統總體方案甚至未經過充分論證和評審就進入施工圖設計,等于出師不利甚至存在先天不足。
其次,智能化系統集成商在準備實施項目時,也常常出現許多不協調、不配套。有的建筑工程土建已超前,也有的管路預埋未做,或雖有管路但冗余不夠等;還有的系統集成商在介入時發現電話、電視等已有人實施,許多管路和信息出口的安裝位置,設備的安裝位置已被占用等等,諸如此類的各種原因,造成對于資源共享的承諾、系統功能的承諾等不能實現,使得原方案必須重新修訂。
另外,目前招標代理大多數是機電招標公司編制的技術招標文件,不太適合弱電智能化系統。由于國家還未正式出臺智能建筑驗收、檢測和評估標準,沒有統一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統驗收、檢測、評估也不規范。
鑒于以上各種問題,對于智能集成管理系統的設計應該從需求出發,考慮各種類型的管理模式,智能系統工程實施更應該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按設計需求集成,按計劃施工,保證智能化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
總之,今后我們對智能建筑設計及其工程實施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應體現以人為本功能需求的設計特色,要建成名副其實的智能建筑。建設智能建筑,規劃設計是龍頭,它是建筑功能需求的體現,而工程實施是設計成果的體現,也是設計作品成敗的關鍵。如何將設計和施工這兩者融合在一起,是當前智能建筑行業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作為建筑領域的智能化系統集成商,要注重的是綜合技術實力,而集成商的綜合技術實力將體現在總包服務管理和專業性兩方面。
從行業的現狀和趨勢分析,集成商將會更多地向總包服務管理的方向發展,這是目前項目招標的一個主要趨勢。總包管理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從設計的角度看,現代智能建筑工程是復雜工程,涉及技術廣泛、全面,如果沒有統一的設計和綜合集成,就難以保證智能系統的完整功能,也難以實現設備功能的升級和擴展以及一體化管理與服務給用戶帶來的方便。從項目管理的角度看,設立總承包商,可以較好的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各方協調問題,讓用戶較少費心而達到更好的工程管理;反之,各工程承擔方各自工作,互不考慮,會嚴重影響工程的整體性。結合行業具體情況來看,實施綜合性、復雜的、高難度的大型建筑項目,設立建筑智能化系統總承包方對于保障項目的成功實施是十分必要的。這樣,總承包系統集成商本身在技術上會更專業、更全面,與設備廠商的關系更加簡單,對設備廠商的依賴也會逐步降低。
未來的系統集成商,必須具備足夠的技術力量,包括對產品性能和工藝水平的把握能力。只有在自身技術實力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基于客戶的需求提出先進全面的解決方案,并選擇適合用戶需要的設備產品。未來的智能建筑系統服務商應該重視IT技術的應用給客戶帶來的價值。從國內眾多大型工程的服務經驗來看,大型綜合智能化項目建設,不僅需要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還需要服務商幫助挖掘更多對智能化應用的需求,需要服務商以整體規劃意識為指導去發現并滿足這些需求。只有這樣,智能建筑系統服務商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