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日報
東部沿海未來依然是中國經濟引擎
“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仍然在,中國目前和1989年的日本是不可以相比的。我們在人均收入方面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用其他各種各樣的指標衡量,我們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所以我對未來經濟發展還是充滿了信心。”昨日,在杭州出席2012瑞信中國投資年會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對記者說。
二季度探底,中國經濟將于7月份向好
1-4月份中國經濟數據公布后,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氣氛達到今年以來的頂點。一些國際機構和投行紛紛調低了中國經濟預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調低至8.2%,增幅為10年來最低;摩根士丹利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由9%降至8.5%。
不過,昨日在杭州出席“瑞信2012年中國投資論壇”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表示,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探底,先行指數顯示經濟有望在7月份向好。
“預計今年二季度GDP的增速大體在7.5%左右,三季度、四季度開始有所回升,全年GDP增速將可能達到8%。”范劍平說。
范劍平分析認為,今年“五一”勞動節的三天假期中,有兩天安排在4月份,造成今年4月份工作日少于往年,“即將公布的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或將好于市場預期,其中就包括5月份工作日較多的原因。因此沒有必要對單月經濟數據的高高低低太過擔憂。”
范劍平判斷,中國的結構性調整導致的經濟自發收縮將繼續保持,原因來自三方面:一是出口下滑的影響,尤其是歐洲市場的表現;二是基建投資出現負增長,地方政府發債和融資發生了很多困難,影響了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三是政府對房地產的主動調整,拖累了鋼鐵、有色、化工等相關產業。“從目前來看,中國經濟的自發收縮還未完全到位,二季度可能是今年GDP增長的最低點。”范劍平說。
范劍平同時提及,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那么中國應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必要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對沖。“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對世界經濟沖擊比較大,國內物價回落較快,且各國央行也有降息舉動的話,那么中國也有降息空間,”范劍平補充。
事實上,據新華社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昨日晚間決定,自6月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
沿海地區依然是中國經濟的希望
瑞信認為,盡管中國政府推出經濟刺激政策的預期將鼓舞市場情緒,但在國內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逐漸下滑的公司盈利能力將成為中期市場的主要擔憂。
不過,瑞信中國研究部主管陳昌華依然保持樂觀,“中國有相當的機會在20年內變成一個高速發展國家。”陳昌華說,但未來一兩年中國企業利潤相當不好。
范劍平指出,這一輪經濟結構調整,東部地區可能首當其沖受到調整壓力。今年一季度東莞GDP只有3點多,深圳工業出現過負增長,但是對整個東部地區來講,現在處于結構調整的換擋期。
“我對東部地區未來的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從長遠來看,中國最大的希望不是在中西部而是在東部,不要被最近一段時間公布的數據嚇壞。”范劍平分析表示,東部地區的產業正在向兩個方向轉,一部分是東部地區把自己要淘汰的產能要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而東部地區認為要保留甚至要深入的產業正在向臨港工業區集中。在“十二五”、“十三五”這兩個五年規劃中,東部各省基本上都選擇建設國際深水港,深水港旁邊都規劃了龐大的臨港工業區,把鋼鐵、化工、有色、石化、汽車向臨港工業區集中。
范劍平說,新的臨港工業區的規劃以及設計的理念,都吸收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思路,很多園區都是按照循環經濟理念來設計的,物流是按海鐵聯運思路來設計的。
“設想一下,光物流這一塊,海鐵聯運的流成本將比原來主要依靠高速公路的成本大大降低,”范劍平說,所以,這些國際深水港的臨港工業區一旦建成,中國制造業的最高水平,代表著國家最先進的生產力還是在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