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科技網 作者: 徐京躍 霍小光 華春雨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特稿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引領的復興之路。
這是億萬中國人民心中高揚的旗幟。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帶領億萬中國人民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征程中,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今天,13億中國人民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滿懷信心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對發展的“考問”——時代的必然選擇
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革命圣地西柏坡。2002年12月,黨的十六大剛剛結束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央書記處同志來到西柏坡學習考察。
透過歷史煙云,60多年前,毛澤東率領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從這里出發,踏上進京“趕考”之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新紀元。那時,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經過半個多世紀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02年的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近1000美元,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
“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我們決不能自滿,決不能懈怠,決不能停滯。”胡錦濤總書記在西柏坡的講話,有著對形勢的清醒判斷和對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
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后,如果戰略和政策把握得當,經濟可以迅速起飛。但這又將是一個結構變動最為劇烈、各種矛盾最為突出的時期,處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社會動蕩、經濟停滯。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歷史性飛躍。但另一方面,世情、國情、黨情不斷深刻變化,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2003年春天,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促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必須把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4月,胡錦濤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指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8月28日至9月1日,胡錦濤在江西考察工作時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概念。
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
此后幾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一系列特大自然災害、一些地方發生的群體性事件……重大挑戰接踵而至,社會變革深刻復雜。
世界用復雜的眼光看著中國會不會落入“拉美陷阱”。
中國已經進入發展的關鍵期、改革的攻堅期、矛盾的凸顯期,面臨著重大戰略抉擇——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
歷史的長河往往在驀然回首時,才更能體會它的恢宏氣勢。
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在黨和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擴展理論視野,不斷作出理論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全面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
“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茖W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和重要內容,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說。
對“發展”的引領——讓發展的動力源泉不斷噴涌
“中國8年來GDP預期增長目標首次低于8%。”今年兩會期間,海內外媒體爭相報道這一重要新聞。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而從2005年開始,這一目標連續七年被確定為8%。
國外媒體說,中國此次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是為了“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發展實踐不斷前進,反映這種實踐的發展理念也在不斷深化:
——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6年,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當年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一改多年來部署經濟時的慣用提法,將“好”字放在了“快”字之前。
“‘好’和‘快’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說,“從‘多快好省’到‘又快又好’再到堅持‘好’字優先,在‘好’的基礎上,才能實現長期持續快速增長。”
——從“經濟增長”到“經濟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的新提法,替代了過去常說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王稼瓊說,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一詞之變體現了我們黨在發展理念上的重大轉變。增長是發展的基礎,但增長并不簡單地等同于發展。“增長方式”無論如何轉變,追求的仍是速度和數量。而“發展方式”的轉變,則對發展的理念、目的、戰略和途徑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黨的十七大進而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從“總量”到“人均”。
黨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21世紀第一個十年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這說明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導向上出現重大變化,下決心從更多追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轉向更加重視按照人均來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得到全黨全社會廣泛認同,在實踐中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2011年,北京以8.1%的GDP增速在全國各省區市排名中“敬陪末座”;2012年一季度,北京再次以7%的GDP增速在全國“墊底”。然而,在中國科學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各地區GDP質量內涵報告中,北京位居榜首。
不比GDP增速,比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減速”,比發展質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磊表示,北京市已擺脫GDP崇拜,形成了新的“速度觀”。
變化不僅出現在北京。在東部,上海閘北老工業區把“轉型期”變成“機遇期”,實現調結構、促增長“兩個輪子一起轉”;在中部,安徽省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正從“汽車大省”向“汽車強省”跨越。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認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來自實踐,又必將指導實踐進一步發展。”
對“發展”的檢驗——讓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
“靠山吃山不是把山真給‘吃’了,這種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廣西興安縣縣長陽明對記者說,“興安縣的支柱產業已經從礦粉業轉變為光伏產業,并向著百億元產業邁進。”
國際金融危機使興安縣礦粉的市場需求銳減,不少企業倒閉。興安人轉“危”為“機”,著手引進新興產業,為未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興安的發展之變,是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縮影,折射出的正是科學發展觀帶來的巨變。
這是一張轉變發展方式的成績單——
2012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700億元推進節能減排,而2007年至2011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3380多億元資金支持節能減排;
2011年,為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中央預算投資安排150億元;
2011年,全國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5億噸、煉鐵產能3122萬噸、焦炭產能1925萬噸。
這是一個實現統籌兼顧的進度表——
2011年,全國城鎮化率超過50%,而2002年為39.1%,實現中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變化;
2011年,中央財政“三農”支出超過1萬億元,而2004年,中央財政支持“三農”投入為2626.2億元;
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為1985年以來最高,實際增速連續兩年快于城鎮居民。
這是一幅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
各級政府加大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投入,2011年,全國財政支出2.82萬億元;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取得新進展;
扎實推進教育公平,全面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
這是一份惠及億萬人民的民生答卷——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006年至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000萬人,其中,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
積極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各地普遍較大幅度調高最低工資標準;連續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011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萬人受益;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繼續擴大,13億城鄉居民參保,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
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11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1713億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鎮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萬套,新開工建設1043萬套。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我國經濟不僅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而且實現了新的跨越。危機發生之前的2007年,我國人均GDP為2456美元,2011年則已躍過5000美元大關,只用4年時間,就翻了一番。
“我們完全有理由為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們沒有絲毫理由因此而自滿,我們決不能也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再一次對形勢作出清醒判斷,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
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再到“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豐富、發展,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今天的中國,像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的青年,沿著走向復興的中國道路,奔向陽光燦爛的美好明天。(記者 徐京躍 霍小光 華春雨)
《科技日報》(2012-06-04 四版)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