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作者: 本報記者 吳瑋
針對外界質疑中國以保護環境為借口限制稀土出口的聲音,6月20日,中國政府以“白皮書”的形式闡述了中國無意控制世界稀土供應,而是希望能促進國內稀土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會同世界上其他稀土資源國共同拓展國際市場供應渠道,實現世界稀土供應的多元化,共同承擔全球稀土供應的責任。
在此次《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的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長期以來,中國遵守世界貿易規則,以占世界稀土23%的儲量承擔著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稀土行業的持續發展。
高比例供應不可持續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一句對中國擁有豐富稀土資源的自豪之聲。確切地說,中國的稀土在包頭白云鄂博。據了解,目前白云鄂博稀土礦工業儲量為4250萬噸REO(稀土氧化物),占全國的90%以上,因此,這里被譽為“稀土之都”。
但由于近些年在以占世界稀土23%的儲量承擔著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的大環境下,目前白云鄂博的大片草原已經變成了鹽堿地……
不光在這里,在國內另外一大稀土開采地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一座座山丘被剃光了頭,整座山成了一個大選礦池,選礦用的化學藥劑不斷地被注入山體,山上由此變得寸草不生。同時,這些化學藥劑的使用還影響到了地下飲用水。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北方礦中含有氟和放射性釷。氟的污染可造成骨質疏松、掉牙、駝背;放射性釷可以導致癌癥。而南方稀土礦山單體規模小且分散,地處偏遠地區,不適合大型企業進行大規模集中開發。
“在贛州,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破壞使我感到非常震驚。”蘇波表示,過去稀土的開采采取池浸和堆浸的落后工藝,大量的稀土開采使山頭變得光禿禿的,山上的植被全部剝離,在下面發現稀土,再用小車推出來,由此形成的泥石流會造成長期的污染和破壞。
“國外稀土儲量國的許多廠都紛紛關閉了,很多是由于稀土開采的環境成本太高。”蘇波表示,所以前些年中國以23%的全球儲量,提供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的出口供應,中國為全球稀土行業的發展,為全球工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如果說真正為了經濟利益,我寧可把這些礦關掉,因為它在中國的經濟里面是九牛之一毛。”蘇波動情地說:“我們這么多年大量地滿足各國的稀土需求,他們應該感謝我國,目前我國治理環境污染也是真誠的,是完全符合實際的,更不是一種借口”。
反對將稀土問題政治化
蘇波表示,隨著中國和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對稀土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稀土資源和環境壓力正在逐步加大,一些資源瀕臨枯竭。中國希望其他稀土資源國積極地開發本國資源,拓展國際市場供應渠道,實現稀土供應多元化,擴大貿易規模,共同承擔全球稀土供應的責任,滿足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需求。
但就在今年3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一項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貿易訴訟,歐盟和日本將一起上訴。由此,中國的稀土貿易政策引起廣泛關注。
美、日、歐盟對中國發起稀土訴訟并不新鮮。1月31日,WTO裁定中國鋁土礦、螢石等9種原材料“違規”之后,美歐貿易官員就歡欣鼓舞地表示,“此舉可能將為如何針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采取行動提供幫助。”
“中國反對將稀土問題政治化,愿以建設性和負責任的態度,加強與其他稀土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對話合作,共同防止稀土市場的過度投機,共同解決產業發展中的資源和環境問題。”蘇波表示。
“中國希望,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積極開發本國資源,拓展國際市場供應渠道,實現稀土供應多元化,擴大貿易規模,共同承擔全球稀土供應的責任,滿足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蘇波表示,在稀土貿易問題上,中國政府多次表示,中國將繼續向國際市場供應稀土。中國政府對稀土的出口加強管理,是與對稀土的開采、生產等環節加強管理同步實施的。這既符合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
據統計,2011年中國計劃出口稀土產品實物量3.02萬噸,實際出口1.86萬噸,僅完成計劃的61%。事實證明,中國在加強稀土開采、生產、出口管理的同時,也同步保證了對國際市場的供應。
促進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
蘇波強調:“近年來,出于保護環境的需要,中國不斷加強、完善對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和相關行業的管理。在稀土領域,國家更是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進稀土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稀土行業的發展”。
蘇波在會上給記者展示了幾張由當地群眾郵寄給他的照片,“礦山開采所造成的嚴重的污染觸目驚心,這些大量的礦渣、大量的泥石流、大量的滑坡、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老百姓的飲水,十幾平方公里,就有幾萬噸的礦渣,使得4.5萬人喝不上干凈的水。”
為此,中國政府正在不斷加強稀土管理,2011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稀土行業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蘇波表示,中國政府一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提高稀土資源稅征收標準,實施《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行業準入管理等。二是開展了稀土開采、生產、環保、打擊走私等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專項整治,切實維護了稀土礦產開發秩序,稀土違法、違規生產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資源和環境保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三是同步加強稀土出口管理。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變相出口稀土產品及其他擾亂出口經營秩序的企業,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目前,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中國對稀土行業整治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