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危機誘發的金融風波,將一批家電制造的出口型企業“刮”回了中國。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國信貸危機,近期演變為一場國際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受到沖擊,嚴峻的國外市場形勢迫使家電出口型企業從國際市場“回歸中國”。美國金融風暴引發的世界金融震蕩并未對中國經濟造成大的影響,而且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廣大,具有巨大的消費成長空間,這在理論上成為回歸型家電企業的安慰,但國內市場真的是出口型企業的溫馨后花園嗎?
當回歸型家電企業準備開展國內營銷時,卻發現家門是如此陌生。內銷市場對他們同樣很艱難,一切是全新的:陌生的品牌營銷理念,陌生的客戶,陌生的消費者……在家門口,卻舉步維艱。回歸型家電企業面臨著一種打開“家門困境”的戰略抉擇。在多年的營銷服務中,我們深感回歸型企業做中國內銷市場的艱巨,以及對堅持品牌理念、選擇戰略伙伴的必要性。
回歸型家電企業做內銷面臨幾大劣勢:經營理念不能及時調整,缺乏品牌營銷經驗,缺乏國內市場渠道和客戶資源。但回歸型家電企業也有一定的優勢:先進的生產管理和品質控制能力;生產規模大,能力強;產品研發能力和工業設計意識強。
回歸型家電企業做國內市場營銷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從做國際市場到做國內市場,并非是簡單意義的回歸,而是企業經營戰略、經營模式的一次巨大轉型,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兩者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做國際市場是一種“生產導向型”模式,而做內銷是“消費者導向型”模式。
回歸型家電企業如何揚長避短、盡快樹立自己的品牌呢?我認為有幾點值得關注。
要有堅定的品牌觀念,并持續堅持。品牌價值對于一個企業是相當重要的,許多回歸型家電企業之所以在國際市場變化時回歸國內,是因為他們做國際市場時忽略做自己的品牌,盡管出口業績不錯,但那是一種“無根經營”,一旦國際市場有變化,企業就受制于人。回歸型企業做內銷要有長期的戰略部署,要樹立做品牌的觀念和信心,只有品牌才能創造高溢價,才是企業做產品的最好出路,千萬不能半途而廢。
盡快減少品牌成長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回歸型家電企業面臨對國內市場不了解、渠道空白、缺乏品牌營銷人才等困難,而做品牌營銷又有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的問題。為了獲得理想的投入效益,回歸型家電企業可以采取與國內優秀的品牌策劃機構戰略聯盟的做法。
國內優秀的品牌策劃機構大多在本土經歷了大量的營銷實戰經歷,又有一批優秀的市場營銷實操人員,對于品牌建立有獨到的經驗,這些都是回歸型企業擴大國內市場必備的條件。借助國內優秀的品牌策劃機構達成戰略聯盟能充分了解市場,對企業產品進行全方位定位,然后從品牌策劃、產品宣傳、推廣活動等方面著手打開市場。
集中資金做強區域市場。中國市場潛力大,但各地消費文化有差異,回歸內銷從營銷成本上考慮,應放棄先做全國市場改做區域市場。可根據產品的特點,制定目標市場,集中選擇一個區域,從區域市場做起,穩扎穩打,一步步拓展市場。
努力推出差異化產品,創造溢價。回歸型家電企業都經歷了國際市場的歷練,產品具有時尚、創新的特性,在新技術整合、專利技術、工業設計、產品質量等方面都具有優勢,這是制造差異化產品、創造銷售溢價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