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09號合約的跌幅則接近20%,目前已收在100美元/桶之下。
化工及部分下游行業的興衰與原油價格高度相關,在需求嚴重不足的當下,本輪油價的下跌對之沖擊幾何?相關上市公司將受益還是受損?
今日,《每日經濟新聞》將以“石油-乙烯-PVC糊樹脂-PVC手套”、“石油-丙烯-聚丙烯-聚丙烯薄膜”、“石油-丁二烯-合成橡膠-輪胎”、“石油-苯、甲苯-MDI、TDI”、“石油-煤炭-合成氨-硝酸銨”等數條有機及無機化工產業鏈,及涉及的相關上市公司為例,為投資者仔細梳理及分析。
沈陽化工:
業績與油價正相關
翻看沈陽化工(000698,收盤價5.33元)2011年年報,在 “董事會報告”一節里,該公司開篇便暢談了油價帶來的影響,“在高油價的推動下,公司糊樹脂、丙烯酸及酯等主導產品價格不斷攀升”。
沈陽化工是一家煉化企業,該公司現有一套120萬噸/年的常壓蒸餾裝置,一套50萬噸/年的CPP(催化熱裂解)裝置,以及一套50萬噸/年DCC裝置 (催化裂解),產品除了汽油、柴油、聚乙烯、丙烯之外,還拓展至乙烯的下游PVC糊樹脂(特種PVC樹脂)、丙烯的下游丙烯酸及脂、環氧丙烷等。
由于原料來自石油,沈陽化工的業績便隨油價上下波動。如果將該公司2008年以來的每季度業績連線與國際原價季度收盤價連線進行對比,細心的投資者可以發現兩者高度正相關。
唯公司今年一季度虧損4403.15萬元,創2008年以來最差開局;而在此期間國際油價仍舊高位運行,二者出現背離。對此,沈陽化工方面解釋:“國內原油與成品油價格出現倒掛,致使公司汽、柴油產品出現虧損;另外,受行業產能過剩和下游需求萎縮的雙重影響,丙烯酸及酯等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有大幅下降。”
3月至今國際油價快速下跌,國內成品油也罕見地出現兩連跌,如果正相關性延續,沈陽化工二季度業績可想而知。
藍帆股份:
逆油價實現增長
在沈陽化工2011年年報里,投資者可以看到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身影——藍帆股份(002382,收盤價10.98元)。去年,藍帆股份是沈陽化工的第五大客戶,雙方的交易金額高達4363.25萬元,交易的品種就是PVC糊樹脂。PVC糊樹脂由乙烯制得,品質較好,其價格也比通過電石法生產的PVC樹脂高。
藍帆股份的主營業務是一次性PVC手套的生產和銷售,該公司董事會秘書韓邦友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公司現有產能130億支/年,這其中已包括正在建設的生產線。”如果以此產能測算,每年需要4.49萬噸PVC糊樹脂。
由于PVC糊樹脂約占了藍帆股份營業成本的30%,還有30%來自DINP增塑劑,后者的原料為鄰二甲苯,也源自石油。除了要應付國外挑剔的客戶,藍帆股份同樣要面對油價漲跌給公司業績帶來的沖擊。
藍帆股份2010年4月才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交易,以同樣的方式,將該公司2010年以來的每季度業績與國際原價季度收盤價進行對比,投資者同樣可以發現,2010年開始二者保持明顯的負相關性。
3月,就在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從高位下跌之時,4月藍帆股份披露2012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080.37萬元,已扭轉去年四季度造成的季節性虧損。另外,該公司還預計今年1~6月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30%。
大慶華科:
中游產品高度同步
在聚合物中,聚丙烯的產量僅次于聚乙烯。
中國石油集團旗下的老牌上市公司大慶華科(000985,收盤價12.37元)就有聚丙烯業務,2011年該產品的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23.06%。
大慶華科的聚丙烯規模為3萬噸/年,證券代表李紅梅透露:“公司的聚丙烯主要是粉料,比顆粒料便宜,所使用的助劑也比較多。”聚丙烯粉料適宜制作各種電器部件、電視機外殼。
除了聚丙烯,大慶華科的產品還有碳五、碳九,二者皆來自石油催化重整和裂解;碳五中含有三種雙烯烴類——環戊二烯、異戊二烯、間戊二烯;碳九的成分主要是芳烴,如異丙苯、正丙苯等。可見,和沈陽化工一樣,大慶華科的產品處于石油化工行業的中游。
原油價格從3月1日開始回落,大慶華科的碳九價格與之同步。卓創資訊數據顯示,3月1日,碳九的報價為7100元/噸,目前已跌至6200元/噸,每噸下跌900元,跌幅為12.7%。
聚丙烯粉料、碳五價格直到4月1日才見頂回落。4月1日,該公司的聚丙烯粉料報價為11100元/噸,目前已跌至10110元/噸,每噸下跌990元,跌幅為8.9%,較原油跌幅小。4月1日,碳五的報價為8900元/噸,目前為7200元/噸,每噸下跌1700元,跌幅為19%,與原油跌幅接近。
既然產品價格走勢與原油價格保持一致,大慶華科的業績也應當與之正相關,事實證明的確如此。自2010年三季度開始,大慶華科的凈利潤與原油價格保持高度同步。
大東南:
公司人士稱短空長多
聚丙烯下游產品中,投資者最為熟悉的應當是雙向拉伸和流涎聚丙烯薄膜,前者為香煙的外包裝,后者為食品外包裝,為化工終端制品。
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大東南(002263,收盤價6.75元)從事該薄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對于本輪油價的下跌,該公司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短期來看,油價的下跌肯定會影響公司薄膜產品的售價,長期來看是利好。”
該人士稱,現在每家薄膜企業庫存中都有部分前期購置的 “高價”原料,唯有消化之后,成本壓力減輕才得以體現,“有一定的滯后性,比如,二季度的成本降低只有到三季度才能體現出來”。
另外,塑料包裝薄膜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對下游有一定的議價能力,能將部分上游原材料的漲價因素轉嫁轉移至下游;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塑料包裝薄膜的市場價格也穩步攀升。但由于技術含量不高、生產普通包裝薄膜門檻較低,行業飽受產能過剩困擾,產品毛利率一直不高。
以2005年,受累于行業產能增速過快導致供過于求,大東南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毛利率一度只有4.36%,扣除三項費用之后實際為虧損。近年,公司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產品種類更加豐富,毛利率有所回升,但一直沒有超過16%。
正是如此,大東南的業績與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并不盡相同,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行業產能擴張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雙良節能:
曾受累于油價下跌
烯烴產品中,還有兩個重要的成員——苯乙烯和丁二烯,兩者皆是塑料、合成橡膠行業的重要原料,除了中國石油 (601857,收盤價9.21元)、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6.49元),滬、深兩市能生產這兩種產品的公司并不多。
雙良節能(600481,收盤價7.74元)的第一套苯乙烯裝置于2006年7月投產,產能為21萬噸/年,當年即實現銷售收入7.33億元,實現利潤3796.62萬元;如此強勁的創收能力,令化工業務迅速超過中央空調主機業務,成為該公司的主營。
2007年,雙良節能對苯乙烯裝置進行了擴建,規模也是21萬噸/年,項目于2008年4月投產,苯乙烯總產能升至42萬噸/年,一直保持至今。
苯乙烯的原料為聚合級乙烯單體以及純苯,也來自石油;每噸苯乙烯需要消耗0.788噸純苯、0.29噸聚合級乙烯;乙烯單體主要依賴進口,不能隨用隨采,保持適當的庫存成為必然。然而,油價卻讓雙良節能為此付出代價。
2008年三季度,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雙良節能苯乙烯裝置所用原料純苯也從最高每噸10700元跌至3000元左右,乙烯從最高每噸1750美元跌至360美元左右,產品苯乙烯從最高每噸13800元跌至4500元左右,僅10月份一個月跌幅就達58.7%。在此期間,該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料和產品庫存均遭受較大的跌價損失。2007年苯乙烯業務尚盈利1億元;到2008年便轉為虧損,全年賠進4289.74萬元。
輪胎企業:
間接受益于油價下跌
遼通化工(000059,收盤價8.25元)原本是一家化肥企業,主營產品為氣頭尿素。2008年,該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收購了大股東華錦集團的“45萬噸乙烯及配套400萬噸原料工程”,搖身變成石化企業。
“45萬噸乙烯及配套400萬噸原料工程”于2010年2月投產,遼通化工便實現了質的飛躍,當年實現銷售收入239.27億元,是2009年的8.3倍;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375.57億元,是2009年的13倍。正是這種快速的轉變,這兩年,遼通化工的業績讓人難以捉摸。
在所有的產品中,遼通化工的丁二烯是明星產品,2010年毛利率為46.02%,2011年為53.69%,此盈利能力在其他行業或屬普通,在化工行業卻堪稱強勁。
資料顯示,丁二烯主要用于生產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丁苯、丁腈、順丁、氯丁橡膠,ABS在汽車行業應用廣泛,合成橡膠則用于制造輪胎以及其他橡膠制品。目前,全球生產丁二烯的主流工藝為抽提法,即通過精餾將其從碳四中分離,碳四同樣來自石油裂解,與油價的相關性不言而喻。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盤錦乙烯99.5%丁二烯的價格于2月15日見頂,隨后逐級回落,3月1日為25000元/噸,目前已跌至15810元/噸,跌幅高達36.8%,賽過原油!對此,分析師孫文文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丁二烯這輪跌價主要與下游裝置開工率降低有關,在此期間,國際油價頻頻下滑,對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需要說明的是,2011年11月,遼通化工已從華錦集團處收購了盤錦乙烯的部分資產。
丁二烯價格去年也曾遭遇爆跌,加之天然橡膠、碳黑行情不甚理想,與原油價格間接相關的輪胎行業2011年已扭轉頹勢,恢復增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除了黔輪胎A(000589,收盤價5.93元)、ST黃海(600579,收盤價4.31元)、賽輪股份(601058,收盤價9.48元)以外,其余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唯獨其他橡膠制品企業業績有起有落,表現奇特。
與原油價格高度相關的還有瀝青、PTA以及滌綸等。寶利瀝青(300135,收盤價7.65元)、國創高新(002377,收盤價8.18元)、路翔股份(002192,前收盤價18.69元)主要的產品為改性瀝青,原料基質瀝青源自石油瀝青。受制于銷售模式單一——招標,瀝青毛利率一直不足20%,成本控制顯得尤為重要,相信油價的下跌將令這些公司長舒一口氣。PTA、滌綸同理,越接近終端越受益油價下跌。
MDI、TDI:
價格走勢特立獨行
與原油價格高度正相關的中游產品,在油價大跌的背景之下并非全跌,聚氨酯行業中的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就是特例。
MDI的主要原料是苯胺,生產1噸苯胺需要消耗0.865噸純苯、0.745噸硝酸;硝酸并非來自石油,價格也很便宜;純苯卻是標準的石化產品,當然煤炭也能生產。
數據顯示,華東苯胺從3月23日開始見頂回落,價格從11000萬/噸一路下跌至目前的9800元/噸;在此期間,華東純MDI的價格卻一路上揚,價格從19350元/噸上漲至目前的22550元/噸;兩者之間的價格差從8350元擴至12750元。
這也就是說,產品價格出現上漲,原料價格出現下跌,純MDI廠家的單位毛利潤正逐漸增厚。
TDI同樣如此,該產品的主要原料為甲苯二胺,其原料甲苯源自石油。今年5月3日,國內甲苯價格尚為9350元/噸,目前已跌至7650元/噸;在此期間,TDI卻從22000元一度上漲至23250元/噸,6月5日才出現回落,目前價格為22400元/噸;兩種產品的價格差也從12650元增加到14750元。
對于這種背離的走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MDI、TDI的價格不單與原油價格背離,與BDO(1,4-丁二烯)、PO(環氧丙烷)、AA(己二酸)、DMF(二甲基甲酰胺)的價格也背離,你去看看后面四種產品跌成什么樣子。這輪MDI、TDI價格的上漲與廠家停產檢修技改有很大關系,炒作因素也不能排除。”
卓創資訊純MDI分析師黃海霞透露,目前國內僅有5個廠家能生產MDI,產能合計144萬噸/年。煙臺萬華(600309,收盤價14.83元)煙臺廠產能為20萬噸,寧波廠為60萬噸;上海聯恒產能24萬噸/年,拜耳35萬噸/年,日邦聚氨酯為5萬噸/年。6月1日起,寧波萬華MDI裝置開始為期40天的檢修,聯恒裝置也有25天的檢修計劃;兩家停產將減少84萬噸MDI產能,產品供應驟緊。
其實,MDI、TDI特立獨行或還與其技術門檻高、擴散速度慢有關。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國內將新增30萬噸MDI產能,增幅為20.8%;TDI新增產能為12萬噸,增幅為17.1%。BDO出現破底走勢,或于今年新增37萬噸產能、增幅為78.9%有關。
·延伸閱讀
煤炭追隨原油大跌 產業鏈動蕩終端受益
近月來伴隨著國際市場上原油,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挫,國內市場上煤炭價格也步入了快速下跌通道,以渤海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動力煤價格為例,自5月2日開始連續下跌以來,短短一個半月,價格已經大幅下降近8%。
對于目前的煤炭價格,有業內分析師表示后市煤炭價格仍面臨調整壓力,即使有上漲,也屬于弱勢。其主要理由為基于目前宏觀經濟下行導致的需求面走弱。
一說到煤炭,可能眾多投資者想到最多的是,煤炭是一種重要能源。但其實煤炭同時還是一款重要的化工原料,首先的一條產業鏈為煤炭制備合成氨,雖然目前由煤制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大多為天然氣制備合成氨所替代,但由于我國是煤炭大國,目前在我國以煤炭制備合成氨仍占據不少份額,某業內分析師向記者透露:“目前我國天然氣制備合成氨同采用煤炭制備的比例大約是6:4。煤炭、天然氣價格的下降讓合成氨制備成本降低,但同時國內合成氨市場正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因此合成氨價格必然會隨之下降。”
合成氨價格的下降,對于其下游所面對的眾多企業而言,可能意味著一種利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煤炭——合成氨——硝酸銨產業鏈有望隨著合成氨價格的下跌而獲益。
除去合成氨之外,煤炭作為原材料制備的另一個重要下游化工產品為甲醇,由于目前國內制備甲醇所采用的主要原料為煤炭,因此隨著煤炭價格的下跌,甲醇亦走出了一波暴跌行情,數據顯示,自甲醇于5月初同煤炭同步走出連續下跌以來,價格下降幅度已經超過14%。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莫海軍對記者表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下游需求不足,甲醇行業目前存在明顯的產能過剩,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下降,甲醇價格存在進一步下行空間。”
甲醇的一個重要下游產品為甲醛,甲醛兩個很重要的應用行業木材和紡織受今年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對甲醛的價格已失去支撐,因此與合成氨相同的邏輯,甲醇及其下游產品甲醛價格的下跌就有可能對其他利用甲醛的企業產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