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順利運行,上海編織了一張世界最智能的交通系統,該系統通過手機紅綠燈信號燈、地面感應線圈和手機信令,可以準確完成車流、人流的信息采集。上周,在2012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商報記者了解到這套世界領先、國內規模最大、信息最全的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將首次向公眾展示。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展前新聞發布會獲悉,對申城智能交通起到關鍵作用的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將首次公開亮相,通過該平臺還可得出申城交通擁堵指數,這一指數有望向公眾實時發布。
申城交通“秘密武器”
今年的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將于6月28日至29日舉行,展會突出智能交通、物品溯源及防偽與智慧城市三大主題,大會將配套6000平方米的展覽。在發布會上,參展方上海電科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市場中心總經理陳靜介紹說,該公司研發的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也將首次在展覽會現場亮相,并通過大屏幕進行現場演示。該平臺集合了車輛、軌道、公交等六大類二級信息平臺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為交通管理部門和出行者提供精確便捷的交通信息,是申城交通智能化的“秘密武器”。
陳靜表示,根據不同路段的交通擁堵情況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信息平臺大屏幕上的路網會分別顯示紅、黃、綠三種不同顏色。該公司目前正研究通過平臺信息得出申城交通的擁堵指數,這一指數將根據實時交通情況隨時更新,正等待合適的時機由相關部門對外發布。
三張路網報告交通路況
在上海www.cechina.cn,平時在馬路上開車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每行進三四百米就會觸發一個感應線圈,正是這些鋪設在城市道路暗處的小小線圈,向“交通綜合信息系統”傳回了道路擁擠情況的信息。
“根據平均車速在每小時20公里以下、20公里至40公里、40公里以上,在信息平臺的大屏幕上會分別用紅、黃、綠表示道路當前的狀況是阻塞、擁堵,還是暢通。”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該系統可以實時處理城市快速路網、外環內地面道路網、外環外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的道路交通信息。
“該系統還能在高速公路網采用手機信號測速,就是我們會采集車上乘客使用手機與不同手機基站切換信號的速度,根據一個計算機算法,得出高速公路上車輛的即時速度。”陳靜介紹說。
此前相關媒體的報道稱,上海市已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羅地網”,通過視頻信息和交通狀態信息采集,動態掌握實時客流和全市交通情況。
智能交通網全國鋪開
據了解,借助智能交通系統,上海世博會最終沒有采取交通限行等措施,減少了對于公眾日常生活的影響。世博會的成功讓全國各省市政府聞聲而來,據陳靜介紹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不到一年時間,天津、沈陽等地紛紛要求引入該項目,目前該系統的合同業務額已經達到了5億元。
除了上海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之外,2012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上展示的項目還有虹橋綜合樞紐交通管理平臺和公安交警集成指揮調度平臺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讓人一睹申城智能交通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