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由我國自主制定的《FDT/DTM和EDDL設備集成技術互操作規范》通過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SC65E(工業過程測量、控制與自動化/企業系統中的設備與集成)投票,成為IEC國際標準IEC/TR62795Ed.1.0:《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FDT/DTM and EDDL》。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數字化、智能化現場設備廣泛應用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現場設備集成技術和規范作為支撐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數字化、智能化的現場設備在工業生產中難以與現有控制系統實現無縫的信息集成www.cechina.cn,系統和設備的智能化功能難于得到充分發揮。
為此IEC先后制定了電子設備描述語言(EDDL)和現場設備工具(FDT)系列國際標準。這兩種技術各有優勢與不足,且互不兼容www.cechina.cn,給廣大制造商和用戶帶來不便和資源的浪費。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配套“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資金支持,同時在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下,由西南大學、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重慶市智能儀表及控制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科技人員組成課題組通過深入研究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權所有,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DD-DTM的轉換技術,并在這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控制工程網版權所有,起草制定了IEC國際標準草案《FDT/DTM和EDDL設備集成技術互操作規范》,并獲IEC成員國投票通過,成為國際標準IEC/TR62795Ed.1.0。
《FDT/DTM和EDDL設備集成技術互操作規范》是我國在工業以太網技術EPA和工業無線通信技術WIA-PA之后,在工業自動化系統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次國際標準突破。該規范的實施將推動國際工業自動化領域設備集成技術及其標準化的發展,為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供了高端技術解決方案。
在該規范的起草制定過程中,得到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同時,FDT國際組織、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FDT工作組及其E H、Hilscher、M&M等成員單位以及國內外該領域的專家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該規范的完善提供了技術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