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自測PM2.5數據,大眾關注,環保局不滿;四川金川水土流失嚴重,泥石流將工棚掩埋,致6人死亡; 6月10日,南京市民經歷了一次深度污染的“灰霾黃天”,據環保專家估算,當日南京戶外呼吸24小時相當于吸煙15包。各類環境問題頻頻發生,再將節能環保話題推上風口浪尖。
追根溯源 “生產”責任大于“生活”
6月5日,某報道登出河南省環保廳發布的2011年全省環境總體狀況顯示:2011年,全省空氣質量信陽最佳,洛陽最差。該報道隨即引起了眾多洛陽市民、網友和當地環保部門的極大關注。洛陽市環保局公開發布《情況說明》,分析了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并向全體市民道歉。
這種出現問題就認真對待、積極解決的態度是非常必要的。細究空氣質量差的原因,我們發現,各類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的因素是有的,機動車尾氣污染的影響也是有的,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把我們的天空直接涂成灰色,重要的還是各重輕工企業的“貢獻”。記得某位節能行業人士曾說過,節能的技術要推廣,首先要讓大眾有節能意識。在全民中提倡的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比如人走燈滅,節水節電,真正起到的節能效果非常有限,不過這樣的大力宣傳可以在國民中進行節能觀念普及,有利于節能在各行業中的推廣。
如今,節能環保意識已經深入人心,從大家對空氣質量、水土流失、環境污染和工業節能的重視程度上就可見一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呢?生活上,少開車多所使用公共交通;生產上,重視和推廣工農業生產的節能節電政策和技術。省電=少燒煤=省錢=賺錢=藍天白云=健康+好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低碳生產 省電節能是關鍵
當社會已經對低碳環保表示認可,可能又有人要問,工業節能應從何開始呢?
說到工業節能,就不能不從工業的幾種基本動力形式說起:水、電、氣。水是指工業企業的水循環系統,例如冷卻水循環系統和水處理系統;電是指工業中應用最廣的電機拖動系統,如風機水泵等;而氣則是指幾乎所有工廠都要用到的壓縮空氣。在“十一五”期間國內水、電兩方面的節能工作很受重視,節能改造也主要集中在這兩方面。隨著國家進入“十二五”規劃,各企業也越來越重視節能工作,但“十一五”期間水、電的節能工作大部分已經進入尾聲,隨之而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十二五期間節能改造的方向在哪里?
壓縮空氣作為現代工業中應用廣泛的動力源之一,近期也開始收到廣泛關注,針對壓縮空氣系統的泄漏問題、末端設備效率、壓縮機運行狀態和負載匹配問題,氣動節能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削減耗氣量、降低供氣壓力和優化壓縮機運行上。各位企業管理者們無需為技術風險擔憂,近幾年,以愛社為代表的一大批第三方工業節能服務企業相繼成立,其中很多企業具有優良的研究基礎和成熟的節能技術。不過雖然同為節能服務企業,企業與企業的業務重點略有不同,比如愛社科技以空壓機節能、氣體泄漏檢測的產品和系統為重,為企業提供壓縮空氣節能解決方案;而有的企業則以提高燃燒效率或水處理效率的系統為主要節能方向。
慎重選擇適合的節能方式與合作對象,奉行節能優先、低碳先行的宗旨,愿中國的未來能夠多幾個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