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被稱作是人類所設計的最復雜的系統,比首臺個人計算機早問世100多年。盡管這是一個基礎設施極其復雜的系統,大多數人及企業并不知道它是如何運行的。只要電力都正常供給著、公司照常營業著,企業并不關心電網這個問題。
智能電網(smart power grids),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包括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21世紀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由于智能電網的研究與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各國國情及資源分布不同,發展的方向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 國際上對其還沒有達成統一而明確的定義。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智能電網就是為電網注入新技術,包括先進的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電力工程技術等,從而賦予電網某種人工智能,使其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成為一個完全自動化的供電網絡。
智能電網的推廣不能只依靠單一方面,而要通過所有方面的互動來實現。以前,企業只有在停電的時候才跟電力部門溝通,現在,需要摸索出一種全新全面的互動和運行方式,而不是僅僅滿足于照常營業的狀態。智能電網必須仰賴智能建筑,今天所有企業都應該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智能建筑技術,不僅能讓企業降低能耗和成本,提升效能,實現更永續的運營,也為未來更提升智能電網做準備。實現智能電網不僅能夠獲得上述回報,還能使公共事業部門在對的時間為用戶提供對的能源,同時管理和控制整個智能電網的能耗情況。
預計在未來20年中,全部碳排放縮減量中,將有50%來自智能電網對能耗的改善。至于公共事業部門如何與用戶合作實現智能化的建筑和企業,以具有代表性的能源技術為電動汽車充電,與可預測天氣的建筑溫度調節系統為例:未來政府可鼓勵企業在停車場和車庫安裝電動汽車充電站,使城市可以改善電網的整體健全程度和效率;智能建筑的天氣預測技術的實現,讓建筑只需很低的成本便可獲得高價值且準確的環境數據,從而使建筑管理者能夠與公共事業部門進行協調,為建筑規劃預先調節溫度系統,避開高峰時段和節省開支。
關于響應節能減碳,電力公司和消費者要能夠相互串連,才能規劃出供應和消費電力的最佳時段,這也是智能電網的決勝點。實現響應節約能源的技術,是堅強的智能電網系統基礎。因此,透過采用以下幾種模式,城市及其經濟體便能夠為子孫后代提供更為環保且安全的能源,例如:
智能配電模式:在現有基礎設施的條件下,部分電能會由于低效率的電網而在輸電中被白白損耗。現在可以采用更智能化的配電技術,提高本地電網效率,降低總體能源損耗,并且穩定地集成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
高效率家庭和城市:目前,包括能源以及環境監測在內的各項智能工具,可以幫助城市優化其政府辦公機構、數據處理中心、醫療院所、校園和住宅的能源消耗。
目前,消費者和電力公司都一致同意智能電網具備眾多好處,擁有了正確的技術和建設,有能力獲得最優化的能源解決方案,接下來所要做的是,進一步提高用戶對能源現狀的認知,大力推廣智能電網的普及,當企業和城市都更積極地提高能耗設施的效率,才能實現更好的智能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