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2010年9月26日曾有過一篇《武大成功研制“無人駕駛車”》的報道稱,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必軍介紹,這輛車被稱為“基于國產車輛平臺的城市自主駕駛智能車”,武大也因此成為全國首批研制出無人駕駛車技術的高校之一。記者近日電話采訪了李必軍教授,他表示,相信五六年或者最多十年之后,我國也能實現汽車在真實環境中的安全無人駕駛。
李教授介紹說,目前我國的無人駕駛汽車科研主要定位在人工智能為主的環境感知,比如模仿人類的視覺、聽覺等。“雖然我們起步比較晚,上世紀80年代才剛開始,到2009年才有大范圍的研究,目前除了武漢大學,已有十多家單位都在進行這類研究。我們目前的技術與國外的相差并不大,因為大家所用的攝像頭、機算機等器材都屬同一來源。我們還在進行實驗,比如如何識別警車等特種車輛,如何通過語音識別進行自動操作等。”
他表示,武大研發的無人駕駛車技術已可上高速路上行駛,只是在城市環境下,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中國的交通規則、標識等情況都比較復雜,還存在很多安全問題;還需要大量實驗解決氣壓等環境問題。此外,與這種車輛上路行駛相關的法律問題也是一個較大難關。無人駕駛汽車的事故責任問題很難界定,人與車之間的關系還需要技術非常成熟才能監管,所以首先我們還是得解決了技術問題,再考慮法律問題。”
此外,國內的實驗車輛仍以“改裝”車輛為主,缺乏與汽車制造商更多的合作。改裝車要進行年審,每年都得拆掉重來,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李教授道:“如果有更多合作,我們才可能從制造階段更進一步解決防障、避震等問題。”
李教授認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的確大有好處。比如保證交通安全,有障礙會提示,會自動剎車;緩解塞車,能大大提高車流量等。他也提到“車路協同”概念,在解決車的問題時,也需要解決路的問題,比如現在路面的車輛指示標識將來有必要也改裝成人工智能的交通警示牌。
至于十年后我們是否無需再考汽車駕照的問題,李教授笑說:“那還只是一種理想。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先實現‘半自動化’,而非全自動化。開車仍將是每個人的基本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