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模擬操縱地鐵駕駛
地鐵駕駛全自動化
6月12日,記者來到了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設備中心一樓。在軌道交通實訓樓一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排操作桌臺。每臺操作桌上都坐著一位穿著藍色制服的同學,他們是青島準地鐵司機。
“同學們正在上模擬操作課,他們面前的操作臺是完全仿真地鐵駕駛室里面的設置。每周學校都會安排司機班的同學來進行上機實際操作,好讓他們熟練掌握駕駛技術。”兩個地鐵司機班的班主任劉洪晨老師向記者介紹道,“我們青島2010級地鐵司機班最初是65個學員,現在已經增加到了90名學員。由一個班增至兩個班。”
記者來到一位正在全神貫注模擬駕駛的同學身邊,操作臺面并沒有想象中復雜,一目了然。左側是一個電腦屏幕,可以看到各個車廂的監控視頻。屏幕下面是三排操作按鈕,掌控行駛過程。按鈕右邊是兩個儀器表,再右邊則是兩個操作屏幕,顯示車輛行駛情況。最右邊是顯示整條線路的屏幕。下方是啟動按鈕和加減速操作桿。
這位來自青島四方區的蘇立杰同學一會兒按紅鍵一會兒按綠鍵盤,他告訴記者,通過兩年學習,他已經將地鐵駕駛運行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好了,現在就剩實際操作了。
走過這兩排操作桌臺,記者看到了一列嶄新的地鐵列車停在空地上,幾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正在學習。設備中心的馬老師告訴記者,這是今年4月17日剛引進的全仿真駕駛系統,是專門為青島地鐵司機學員們準備的。
“我們這套實訓系統是完全仿真的,有模擬的地鐵列車的駕駛艙、移動艙和聯掛艙,車寬為3米,車門寬度為1.4米,高度為1.86米,仿真站臺長度為13.9米。”馬老師介紹道,“并且我們車前的大屏幕會隨著地鐵的行駛播放青島地鐵線的模擬畫面,模擬駕駛就和真實駕駛一摸一樣。”
“現在地鐵運行全部自動化,司機只是作為緊急輔助的,萬一地鐵自動化設備受損,也保證能正常運作。正常情況下,司機只需要掌握開關車門就行了。”馬老師介紹道,并邀請記者坐上駕駛室,教記者駕駛地鐵。
操作停車是個經驗活
有時候地鐵會出現需要人工手動運行的情況,這就需要地鐵司機半自動操作。記者開始體驗人工駕駛地鐵。據介紹,青島地鐵3號線路全長25.1千米,從青島站到青島北站,跨越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四個區,設車站22座,其中換乘站6座。
記者坐在駕駛席上,看到屏幕上顯示“青島站”三個字,周圍都是隧道模樣的場景。“你現在駕駛的3號線場景全是青島地鐵建成后的真實情況模擬。”馬老師說,“你先起身到門口看看,確保乘客都安全上車了。然后按下關門按鈕,回到駕駛座。”
記者按下關門按鈕,車內響起了開車的提示音后,馬老師讓記者右手按下一個黑色的操作手柄。“你先按下手柄,然后再將手柄往前推下去,車就加油往前行駛了,當時速快到達60千米的時候,你就將手柄拉回到垂直狀態,這樣車速就保持在60千米/小時了。”馬老師說手柄得一直保持按下去的狀態,一松手車就會停,這是為了讓司機保持注意力集中。
2010年9月,青島地鐵公司從青島應屆高中生中招收了首批65名地鐵列車司機,由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以定向委培方式進行培養。如今就快畢業了,首批地鐵司機學習情況如何?6月12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濟西鐵路生活區的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采訪這90位90后準地鐵司機學習生活情況,同時記者也爬上了學校剛剛上的新教學設備——全仿真青島地鐵,當了回島城地鐵女司機,開地鐵“穿越了五四廣場”。
記者將手柄按下向前推下去,前方屏幕的畫面果然動了起來,就像地鐵在動。“青島站”三個字很快被拋在后面,兩邊的隧道撲面而來,就像在游戲廳玩賽車,非常刺激。
“我能不能將速度加到100千米/小時?”記者看到儀器表上的速度有200千米/小時,就想體驗更快的速度,但馬老師卻告訴記者,地鐵速度沒有汽車快,不能開快了。“廣州地鐵的速度是80千米/小時,青島地鐵的速度還沒有定,我們一般按照60千米/小時的速度來操作。”馬老師解釋道,“地鐵速度的快慢取決于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但肯定比汽車跑得慢,太快了剎不住車。”
當車要進入下一個站“人民會堂站”的時候,馬老師提醒記者應該剎車了。“當車儀表指示為500米時,你就應該把手柄往后拉減速,車會慢慢滑行停到準點位置。”馬老師話說完,指示表已經變成了“400米”。雖然記者匆忙拉下手柄,但完全停住時,車還是超過了一個半車門。馬老師說,司機手動操作,最難掌控之處就是手柄減速停車時間的把握,這也是準司機們需要多多練習的地方。記者一路駕駛下來,幾乎每個站都停超了。
“熟能生巧,練多了自然就準了。當同學們正式駕駛時必須通過多次考試。”馬老師介紹道,“如果只是超過半個門一個門那不需要后退,要是超過多了就需要后退了。但后退之前必須先報給調度室,等調度室同意后才能后退。”據馬老師講,很多地鐵事故都是手動操作時司機操作不當引起的,這就是為什么同學們需要系統學習駕駛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