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率先融入市場經濟的洪流中,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紡織服裝行業當中的佼佼者,同時,也滿足了國內日益增長的紡織服裝產品消費需求。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標志就是紡織專業市場的形成,繼而完成了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漂亮轉身。經歷了多年高速增長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30年間,作為中國的母親行業、民生產業,紡織業的產業鏈從天然纖維加工、紡紗、織布到面料、服裝,其生產力的大發展帶動了經濟的發展。纖維總產量從1978年的276萬噸一舉增至2007年的3500萬噸。不僅是數量的增長,品種結構也有大發展。
衣著用、家用、產業用三大主力產品“自力更生”程度迅猛提升。紡機業的自主創新,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更為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新的歷史機遇期,中國紡織工業正轉變發展方式,加大技術投入、提升公共服務、強化科學管理,目標直指紡織創意大國和創新大國。圖為現代化的色紡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