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部
●全球產業結構和經濟運行模式已不適應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價值取向
●只有重大的知識創新成果才能引起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
●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
●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完善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的組織方式
●加強高水平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特別是35歲以下青年的培養使用
當前,全球經濟逼近二次探底的邊緣,而各國政策制定者在經濟增長放緩、環境問題突出的時刻都在思考并尋找著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近期國外學者有關“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論斷認為,未來的時代,新通訊技術、新能源以及新生產模式的結合是大勢所趨。這種結合將再次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重塑社會經濟形態,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動能。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就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歷史和社會背景、新產業革命的特征和趨勢、中國的應對策略進行了闡述。
互聯網和新材料、新能源成為新經濟發展范式
關于全球將可能面臨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社會和歷史背景,萬鋼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以杰里米·里夫金為代表的國際學術界認為,新一輪工業革命,即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興起。杰里米·里夫金構想的工業革命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和新能源相結合基礎上的新型工業模式”,這與國內“三次產業革命”的劃分并不相同。
萬鋼說:“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已有一段時間,在這之前也有人提出‘信息化浪潮’、‘新能源革命’‘新經濟’等概念,但都處于學術界討論和各國政策引導和培育的層面,相關實體產業的規模都比較小,企業商業模式也處于探索階段。”
“現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所以受人重視,是因為國際發展的大趨勢。”萬鋼認為,國際金融危機至今已經持續了4年,波及世界各國。盡管各國都采取了眾多措施,到目前不僅恢復艱難,而且演變為歐債危機,新興經濟體也受到經濟增幅下行,通貨膨脹的壓力。這場危機影響之大,持續之久,使人們認識到,它不僅具有傳統意義上市場經濟周期性危機的特征,更多地表現出經濟結構性危機的特點。“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式和世界產業結構也需要進行調整。”
對于這次金融危機恢復較慢的原因,萬鋼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調;另一方面,也表現出現行的全球產業結構和經濟運行模式不適應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價值取向。
自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以后,隨著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和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經濟全球化在為發達國家,特別是跨國公司貢獻了大量利潤的同時,客觀上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遇,特別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不僅對全球經濟結構的重構,而且對未來能源資源的分配形成挑戰。
萬鋼指出,杰里米·里夫金觀察到全球經濟結構的矛盾,覺察到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價值觀正在全球形成,預想到未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近30億人口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對全球資源分配所帶來的巨大挑戰,意識到只有通過信息化、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等新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全球發展理念、經濟運行、產業組織、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的變革,才能適應未來人類發展的需求。
杰里米·里夫金也恰在這個時期醞釀并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為金融危機下的西方各國指出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因此得到了廣泛認同。
萬鋼表示,我們也注意到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工業革命是以新一代互聯網(移動+固網)、信息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與綠色化工、智能技術、新材料與現代制造技術等相融合,是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為發展理念,以分布式能源供應、智能化生產方式、全球化技術轉移、跨地域知識交流、生物技術廣泛應用為基礎的,對于全球范圍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生態文明以至于政府管理模式、社會組織形態都會形成巨大的變革。
萬鋼說:“從科學技術的角度來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建立在牛頓三大定律的基礎上,包括蒸汽機的發明、機械工業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愛因斯坦這代人的相對論理念對于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它的科學發展,它的科學發現的理論基礎在哪?”
“我們現在的這些產業,都是通過現有的學科的綜合交叉所產生的分支推動了發展,推動了產業變革。但是,真正引起一場工業革命,需要我們更多地來考慮科學的新發現在什么地方”萬鋼說。
“有人問到,科學發現到現在已經很廣闊了,為什么還要繼續?”萬鋼認為,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已經開始對暗物質、反物質的探索,告訴我們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的物質只占到4%,還有更多的宇宙間的物質我們還沒了解。而且科學發現還在不斷發展,比如對生命科學的研究。“曾有一個孩子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在世界上人、動物、植物都有各自的語言,狗與狗之間能溝通,那為什么人卻不能聽懂狗叫?也就是說,生命是有起源的,我們對于人類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結構、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這些新的科學的長遠探索,仍然會是推動全世界工業革命變化的重要因素。”
萬鋼認為,從人類歷史看,只有重大的知識創新成果才能引起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基礎研究領域的新發現、新理論是技術革命、工業革命的根本源泉,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持之以恒地支持和提高對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力爭在知識創新上取得重大成果,并將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中華文明才能為世界科技和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
關于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本質特征,萬鋼表示,是否發生新一輪工業革命還是大家在討論的問題,但我們可以說新一輪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新一輪產業變革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的新經濟發展范式。它以新型通信技術、能源技術及對應的基礎設施為基礎,以“制造業數字化”為核心,帶來產業組織模式的轉變,使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傳統的自上而下、集中式經營活動的垂直結構將逐漸被第三次工業革命分散經營方式的扁平化結構所取代,由遍布全國、各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數千個中小型企業組成的網絡與國際商業巨頭一道共同發揮著作用。
新型工業化是一個偉大探索
談到中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的應對策略,萬鋼指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更高的環境和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中國13億人口的現代化,這本身就是中國對世界的一個巨大貢獻,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探索。
萬鋼指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政府早見識、早部署、早行動,把科技創新作為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的四大措施之一,提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能源、電動汽車、信息產業等新興科技領域密集部署,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取得了較好成效。我國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中國的成功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二三十億人的現代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示范。
萬鋼表示,在“十六大”報告中,中央作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部署。這是我黨深刻總結我國工業化發展的歷史經驗,準確判斷我國工業化所處階段而提出來的。新興工業化道路的根本要求是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核心是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結合科技工作,萬鋼對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國際國內環境談了幾點體會:
第一,當今世界正處于大變革大調整時期,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僅具有傳統意義上市場經濟周期性危機的特征,更多地表現出經濟結構性危機的特點。知識技術密集的綠色、低碳、可持續已經成為新的發展價值取向。
第二,在我國,改革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二,成為全球制造大國,但也遇到了日益凸顯的瓶頸制約。一是區域和社會均衡發展的結構問題,二是能源緊缺、資源環境的剛性約束問題,三是關系民生需求的迫切問題。這些矛盾集中表現在我國產業結構上,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不僅資源環境難以承擔,也不可能長期維持我國工業的競爭優勢。
第三,當前蓬勃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科技,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形成產業能力和規模市場。新興技術為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變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動力。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勁需求與世界的產業變革的快速發展交匯點,成為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萬鋼說,我們在總結過去時總在說,中國與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與上世紀70年代的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失之交臂,而今天正好是這個機遇。就像胡主席所講的,“抓住機遇你就贏得發展先機,但是如果抓不住機遇,你就只剩挑戰。”所以機遇難得,我們必須抓住,這也是我們現在的緊迫感,也是現在科技人員的責任感。
“我也同意里夫金的看法,他認為互聯網和新能源的結合會使現在集中式供應能源變成分布式能源,也就是說,每個地區都能利用自己的太陽能、風能、天然氣、潮汐能等方面的作用,使能源供應相對獨立。這樣也為未來能源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事實上,這方面技術上也是可行了,而且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展。另外,生物技術的發展大幅度提高農業的產出,有利于保護環境,有利于產生新的能源,特別是對健康的貢獻。因此,它也能夠滿足未來眾多人口的生活改善。當然還有很多,僅光從這兩方面來說,它就已經解決吃、住、行等問題。”萬鋼說。
科技推動新型工業化
對于如何支撐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萬鋼說:“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胡主席也提出,最關鍵的是大幅度提高制度創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萬鋼表示,我國正處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需求十分迫切,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步伐,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上邁出新的重大步伐。
“今后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要通過改革、科技創新來更大限度的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這個角度上,我們也看到我國創新體系、科技體制方面還有很多不足。”萬鋼指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的自給率低;企業作為創新領域中的主體作用還未發揮,產、學、經結合不夠緊密,需要協同創新;資源配置有過度行政化的取向,形成了條塊分割所造成的資源分散、重復、閑置,總體利用效率低;科技管理體制還不適合于快速發展的特別是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研發規律;人才評價還不適合于科技快速發展,特別是對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吸引積聚和鍛煉培養;對于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培養造就投入還不夠。”
萬鋼同時指出,創新環境,特別是在創新力量當中最活躍、最快速的、最有活力的中小企業支持力度還不夠,無論是金融需求方面的支持,公共平臺服務的支持,人才傾斜的支持還不夠配套,也都是不足之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應進行體制改革,以發揮我們的能力。”
萬鋼說,在改革時,我們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服務發展;二是堅持企業主體、協同創新;三是堅持政府支持、市場導向;四是堅持統籌協調、遵循規律;五是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資料顯示,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面向2020年的總體目標,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關鍵領域實現原創性重大突破,戰略性高技術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若干領域進入世界前列,科技支撐引領能力大幅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對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萬鋼表示主要有五個方面:
——應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具體措施是,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要強化和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設備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府采購等政策,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支持企業建設技術研發機構,牽頭實施產業目標明確的重大科技項目;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要更多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和服務,促進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流動;鼓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另外,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堅持公益類、基礎研究類、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方向,發揮好科研機構的骨干和引領作用。高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明確定位,突出辦學特色,優化學科專業,加強人才培養,發揮好在科技創新中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同時,要完善科技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升級,以及促進農業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創新的機制。
——要加強統籌部署和協同創新,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萬鋼指出,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是技術創新、知識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區域創新和科技中介服務等五個體系。這次改革要加強創新各主體和各環節的協同,加強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改革科技管理體制,以促進科技管理科學化和資源高效利用。萬鋼指出,一是加強科技宏觀統籌。完善統籌協調的宏觀決策體系,健全中央與地方之間、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完善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的組織方式。二是推進科技項目管理改革。強調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評價,從需求征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監督評估等重點環節加強改革。完善項目評審評價機制,保證科研人員科研時間。三是完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建立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性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完善課題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強化經費使用監管,健全問責機制。四是深化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根據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的特點,加強分類評價和監督評估。完善公開提名、科學評議、實踐檢驗、公信度高的科技獎勵制度,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性。圍繞貫徹落實科技、人才、教育三個規劃綱要,重點從兩方面加強科技人才工作:一是統籌各類創新人才發展和完善人才激勵制度。加強高水平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特別是35歲以下青年的培養使用。大力引進海外優秀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支持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完善評價標準,改變片面將論文、項目和經費、專利數量等與科技人員評價、晉升直接掛鉤的做法。健全人才流動機制,完善創新人才薪酬制度和分配激勵機制。二是加強科學道德和創新文化建設。要保障學術自由,完善寬松包容、奮發向上的學術氛圍。健全科研誠信制度,加強誠信自律和監督,凈化學術風氣,發展創新文化。
——營造良好環境,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包括三類:一是需要抓好落實的已有政策;二是正在試點、需要總結完善和推廣的政策;三是根據形勢需要提出的新政策新措施,特別是涉及企業創新能力、協同創新、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科技項目經費管理、人才培養和科研誠信建設等方面的措施。重點介紹一下以下內容:一是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投入體系。二是完善所得稅優惠、創新產品首購和訂購、股權期權激勵和獎勵、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三是創新金融服務科技的方式和途徑,從買方信貸、賣方信貸、融資租賃、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科技保險等方面,加大科技金融結合的力度。四是全面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健全維權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五是認真落實科技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創新的法律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