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能源報
近日,記者從接近國家能源局的權威人士處獲悉,我國光伏“十二五”規劃裝機目標已基本確定為21GW,在此期間,我國將重點鼓勵分布式光伏電站發展。與此相關的《光伏產業“十二五”規劃》也將于近期公布。
將重點支持分布式
根據中電聯等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截至去年底,我國光伏裝機規模已達3.6GW,如果“十二五”末裝機達到既定的21GW,2012—2015年的年裝機量將超過4GW,這也意味著此后每年新增裝機量均將超過2011年的光伏裝機保有量。
前述權威人士向本報透露,根據基本確定的《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增裝機將鼓勵建設以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光電建筑一體化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為主。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轉變在今年光伏工作規劃中已有所體現。今年我國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批準規模已達1709兆瓦,光電建筑為238兆瓦,由此總計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為近2GW;根據年初國家能源工作會議規劃,今年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為3GW。兩者新增比例為2:3,較之去年底3.6GW保有裝機中僅有0.2GW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情況,相關部門未來將重點支持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意圖不言自明。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之所以重點鼓勵發展分布式電站,是為了避免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擴容之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網難問題。
據了解,近年尤其是去年以來,青海省等西北省區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的“大躍進”盡管使大規模光伏電站遍地開花,但是真正并網交易的項目并不多,甚至開始出現“棄光”的現象。“我們在青海的一個項目現在每周只有三四天能將發電量并入電網。”一位新能源發電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而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位于東、中部地區的部分省市,這一地區既是我國光伏制造產業比較集中的地區,也是能源消耗量較大的地區。對相關部門未來鼓勵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做法,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亦表示認同。“分布式鼓勵的是大城市用戶,重點鼓勵與用戶相結合的項目,這樣既能實現用戶側自發自用、就地消納,又能避免因長距離輸送增加的成本。”孟憲淦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意在刺激國內市場
事實上,關于我國“十二五”光伏裝機規劃目標的調整,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最初,決策層曾考慮將這一目標定為5GW;此后一度上調至10GW;在今年5月,再度上調至15GW;前不久,數字又定格在21GW,為最早版本的4倍多。
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吳達成看來,光伏規劃目標之所以“步步高升”,主要得益于科技進步帶來的技術成本的不斷降低。
“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光伏發電成本下降非常快,與常規能源相比,其價格優勢和經濟性日益凸顯。”吳達成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這種背景下,政府不斷提高規劃目標,以加快其應用發展,可視為與時俱進的明智之舉,對推動產業發展有其必要性和積極意義。
據悉,我國光伏組件價格已由去年底的10元左右/瓦,下降到目前的6、7元/瓦。孟憲淦據此認為,“花同樣的錢可安裝更多組件,拿出同樣的財政資金可以補貼更多的光伏項目”,所以將裝機目標調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在孟憲淦看來,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提高光伏規劃目標還有擴大國內市場方面的考慮。他認為,去年以來國際光伏市場遇到障礙,在國內制造業產能規模很龐大的情況下,亟待刺激國內市場,以便為國內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上調光伏規劃裝機目標便是刺激國內市場的具體舉措之一;此外,一些光伏制造大省也出臺了本地的支持政策,如江蘇省最近便出臺了1.3元/度的上網電價政策。”孟憲淦說。
應將發電量作為考核指標
在業內對光伏裝機規劃目標上調普遍持積極樂觀態度的同時,相關專家對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提出了建議。
“政府支持裝機不錯,但是需要協調各有關部門,尤其是與電網協調解決光伏發電的消納并網問題。”孟憲淦表示,令人欣慰的是,國家能源局等部門也在緊鑼密鼓地出臺支持政策,如現在正征求意見的“分布式能源管理辦法”和“并網管理辦法”,都在抓緊制定之中。“應盡量做到同步走,國家批準多少電站,電網就應該接納多少。這是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要從管理體制上根本解決。”孟憲淦說。
一位業內人士稱,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管理政策政出多門,既有國家發改委的標桿電價政策,又有財政部和住建部分別牽頭的金太陽政策與光電建筑一體化政策,這種九龍治水的局面將造成管理體系混亂、政府扶持資金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
前述業內人士據此建議,應將財政部金太陽政策的扶持資金和住建部光電建筑一體化政策的扶持資金整合到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下,并由能源主管部門集中管理,統籌協調,借助這筆資金分別出臺針對大規模集中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上網電價政策。
關于新近上調的光伏發電“十二五”規劃裝機目標本身,孟憲淦認為如果僅僅追求裝機量,沒有實際意義。“因此未來考核要更講求實效,將實際發電量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我們不希望風電‘棄風’的現象在光伏身上重演。”孟憲淦最后對本報記者說。(記者李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