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在調整區域產業結構、落實區域和產業政策、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中發揮著引導、輻射和帶動作用。《“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發布,為孵化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業內人士指出,該規劃是我國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繼4萬億元投資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后的又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突破口。
孵化器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作為區域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孵化器在調整區域產業結構、落實區域和產業政策、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和帶動作用。而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則要求孵化器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過程中,新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對孵化服務有較大需求。孵化器平臺集合了更多中介服務,被推向了所有創新載體的最前沿。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發布,為孵化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孵化器的新任務、新使命。
迎來更好的政策環境
隨著孵化器建設事業的推進,國家政策環境進一步趨好,相關扶持政策也將更加完善。
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重視和過去一年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讓人們對未來可能出臺的扶持政策充滿期待。未來,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可能將集中在產業政策的規劃出臺、財政直接與間接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公共服務改善等幾個方面。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已經聯合推出了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預計未來2-3年內還將有200只類似基金設立,使得1萬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受益;同時,國家發改委仍在繼續研究財政對于核心技術研發的投資和補貼措施。
這些政策針對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孵化器也將迎來又一巨大發展機會,獲得更多政策支持、資源聚集。
匯聚更多海外高層次人才
依托中央“千人計劃”等各類引才政策,孵化器在引進海外創新創業人才方面成效顯著,培育了大量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形成了龐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孵化器作為孵化服務的提供者,需要承擔起作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搖籃的重任。
目前,中央“千人計劃”已經分7批引進2263名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包括一批世界知名的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這些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很多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中80%中央“千人計劃”創業人才落戶各地孵化器。
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的落戶,極大地提升了孵化器的創新水平,提高了項目水平,提升了科技創業團隊的創新意識和國際化眼光,提高了孵化企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進入、發展和掌控市場機會的能力。
對孵化器而言,中央“千人計劃”人才不但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也使孵化器建設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對機遇成功把握,意味著成長發展。喪失機遇則可能被淘汰。對孵化器而言,一些挑戰有目共睹。
重新定位在區域經濟中的角色
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當前調整產業結構和著眼長遠搶占世界經濟技術競爭制高點的重大部署,也是引領和促進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區域經濟格局中,孵化器需要進一步找到更加準確的角色定位。
我國孵化器自設立之初,已經確立了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培育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根本宗旨。孵化器經過25年的建設與發展,在全國建立了廣泛的科技創業孵化空間、中試設施、公共技術平臺和高效運行的企業輔導、研發協作、經營管理、投融資服務等創業孵化體系,吸引并集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領域最新技術成果、項目、人才,形成了培育創新、創業、創稅的源頭和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搖籃作用,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區域經濟格局中,孵化器是未來區域經濟發展和創新的源泉。依托科技創新機制和多元制度,孵化器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培育壯大區域創新主體、創新體系和創新集群,共建合作平臺,完善孵化器制度體系,是孵化器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的現實選擇。
提升孵化服務能力迫在眉睫
孵化服務能力是孵化器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政策、管理咨詢、投融資和專業技術等服務,降低創業企業的風險和成本,提高企業成活率和成功率,滿足企業成長需求的綜合服務能力。
面對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使命,孵化器原有的孵化服務水平、意識和責任,都需要大幅提升。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孵化器更專業、更深入地了解產業、企業和市場。除了原有的政策、物業服務外,孵化器需要為在孵企業提供更多的市場、金融服務,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孵化服務能力。
提升孵化服務能力,需要現有孵化器管理人員進一步加強學習,需要孵化器從業人員更加充滿激情地深入了解企業市場。否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孵化服務能力落后的孵化器將在競爭中逐漸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