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西寧8月3日電(記者呂雪莉)我國最大的循環經濟試驗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主導產業體系規劃》近日出爐。依據此項規劃,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在內的七大產業體系將引領試驗區發展,到2020年,力爭建設成為在世界類似產業中發展循環經濟模式的典范和窗口。
位于中國西部的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25.6萬平方公里。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油氣、煤炭及金屬礦藏,有聚寶盆之稱。
2005年,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批準柴達木地區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產業園區之一。柴達木的各類資源綜合利用的能力得以提升,基本形成了以鹽湖化工產業為核心的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化工、金屬冶金、特色生物、可再生能源開發六大主導產業體系。當前,柴達木資源開發已進入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青海省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主導產業體系規劃》廣泛吸取了來自地方政府、園區、企業的意見,緊跟國際國內產業技術發展前沿,強調產業間融合,帶動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健全了產業體系,增加了新材料產業,對新能源、煤炭綜合利用、鋼鐵等產業進一步深化。尤其是在煤炭綜合利用方面,既考慮了與鹽湖化工的結合,還對發展煤基多聯產,進而發展精細化工有明確體現。
主持該規劃征詢意見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認為,規劃的實施將對試驗區循環經濟發展產生極大推動作用,并提出了追蹤國內外新技術、加強科技創新。
通過規劃實施,“十二五”末柴達木地區生產總值將達1000億元,占青海省的34%;工業增加值800億元以上,接近全省一半。將培育形成鉀肥、堿業、鎂、油氣、鹽湖鋰硼鍶化工、聚氯乙烯、煤炭生產及煤化工、鋼鐵、新能源、枸杞等十大產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