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任虹主持召開《交通設施利用社會資本的研究》課題開題會。該課題提出的許多新舉措將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帶來理論、政策支持。
建設面臨資金壓力
據鐵道部日前發布的《2012年1-7月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顯示,1-7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257.1405億元,同比下降30%;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884.4366億元,同比下降33.5%。
“我國鐵路營業里程總體來說還比較緊張,需要加大力度建設。”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焰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說,“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要達到12萬公里,這期間要保證每年修建3000公里、投資6000億元,要是沒有這樣的力度,到2020年難以完成12萬公里的目標。”
去年以來,鐵路項目面臨停工潮和資金危機,銀行貸款對鐵路日益收緊,鐵道部不得不尋求其他融資方式。
政策暖風吹向民企
政策層面上,吸引企業參與的力度在加大,包括民營資本在內的企業投資鐵路的路徑已經日漸清晰。
5月,《鐵道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出臺。
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利用價格杠桿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健全鐵路特殊運價政策。同時,發改委也鼓勵地方政府以“城際鐵路+物業開發”模式來吸引包括民營資本在內的企業參與或控股城際鐵路建設。
“城際鐵路地方政府申報,鐵道部審批后就可以開工,在解決資金問題上大家是各顯神通。”王夢恕表示,鄭州到開封、鄭州到洛陽的城際鐵路都有民間資本參與。
早在今年初,廣東就出臺了《關于完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機制意見》,首先試水“以地養路”,為鐵路建設集資。
7月,廣東又有新舉措,率先公布了第一批44個面向民間資本公開招投標的重大項目,其中7個為鐵路項目,內含5個城際鐵路項目。
融資模式多種多樣
在多渠道籌措鐵路建設資金方面,除了“城際鐵路+物業開發”之外,基礎設施私募債券、鐵道部資產變現以及存量變增量等融資模式也集體發力。
早在2008年,江西省就啟動對鐵路沿線2500畝左右土地的開發建設。由鐵路集團公司負責建設和開發,所得土地資產收益用于省內鐵路建設。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在鐵路建設時期,對沿線土地進行開發可以解決資金緊張問題。如果允許鐵道部把閑置土地、線路等資產變現,無疑為鐵路基建融資打開新的渠道。
同時,為拓寬鐵路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及渠道,發改委正醞釀推出針對城市地鐵、城際軌道交通等的基礎設施私募債券。
“基礎設施私募債要求回報較高,城際鐵路項目能否承擔是一個問題,除了極個別的城際鐵路能有較好效益之外,這些項目主要還是需要地方政府進行投入。”蘭州交通大學教授吳亞平表示,為地方政府開辟新財源,放開社會資本投入,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