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機影響,眾多外資銀行、飛機租賃公司正深陷融資困難,而受影響較小的本土金融租賃公司正醞釀趁此良機,搶占國內航空租賃市場,打破外資租賃壟斷國內航空租賃近9成市場的局面。
在昨日的第三屆中國航空租賃高峰會上,眾多本土金融租賃公司認為,金融危機將是本土金融租賃公司搶占市場的良機。
國內租賃業前景廣闊
民航局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劉少成透露,我國現有1200多架飛機,其中65%為金融或融資租賃。
但目前國內近9成飛機租賃市場被外資銀行和國外租賃公司壟斷。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榮祥稱,飛機租賃業務需要大量低成本資金,而國內公司融資渠道單一,成本偏高。雖然現在銀行系的租賃公司注冊資本增加,母公司實力也強。但吳榮祥認為,光靠單一融資或者母行的支持很難培養出一個市場化的飛機租賃公司。
目前,銀監會已批準了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銀行、招行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國開行也重組了深圳租賃公司,六家公司注冊資本在20億元~80億元。截至今年9月末,國內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為695.66億元,同比增長2.5倍。
國際航空金融業陷入低谷
當前的金融危機給航空金融業帶來挑戰。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叢林稱,一些金融機構不得以調整或者縮減航空金融業務,一些銀行已關閉航空金融部,或暫停業務擴張。澳洲一些杠桿率比較高的租賃公司已陷入財務困境,包括AIG公司也在出售租賃公司。
此外,各大航空公司也面臨財務壓力,經營租賃市場需求更大。吳榮祥稱,各航空公司要維系正常運轉,經營性租賃正好滿足它們,這對于剛起步的國內租賃公司是難得的發展契機。
不過,劉少成說,飛機租賃公司從國外自主引進飛機的權利還是受到嚴格控制,租賃稅收優惠政策也沒有到位。
現在航空公司租機要交租機額的7%~10%的預提稅,融資租賃公司進口飛機也要交關稅、增值稅,如果航空公司引進25噸以上的飛機,關稅、增值稅稅率是5.04%,融資租賃公司進口飛機的話則要交22.8%。
對此,陳瓊稱,銀監會將支持國內租賃業發展,但在目前全球經濟環境下,國內租賃公司如果盲目進入這一領域,將面臨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