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本報記者 任奕奕
“電子信息產業總體上是一個全球競爭的產業,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世界級的企業。這和奧林匹克是一樣的,沒有世界級的隊員,就沒有世界前三強,就沒有獎牌。所以,我們必須培育大企業,增強這方面的力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第26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工作座談暨發布會上強調。
7月31日,工信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組織召開第26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工作座談暨發布會。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統計局統計設計管理司副司長賈楠出席并發布了第26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出席并做了本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展評述報告。會議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丁文武主持。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消費需求穩中有升
目前,受歐債危機持續蔓延、美國經濟走勢低迷、國際市場需求明顯萎縮的影響,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速大幅放緩,生產、出口、投資增速均明顯回落,產業發展正處于攻堅克難的緊要關頭。
“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是有喜有憂、喜憂參半的局面。”楊學山表示,由于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和整個經濟形勢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使得經濟下行的壓力已經明顯地傳導到我們產業身上。
從歷史經驗來看,當經濟下行的時候,企業就會縮減投資,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電子信息產業或者信息技術改造的節奏就會減緩,比如我國東南沿海的部分企業已經感受到了減產和停產的壓力。
盡管經濟下行造成企業投資縮減,但消費需求并沒有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楊學山指出,消費需求從國內角度看還會有明顯的上升空間,但從國外角度,由于有的國家需求多,有的國家需求少,所以國外的消費需求會呈現區域性不平衡的特征。
除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外,“第二個壓力是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和商務模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楊學山坦言,在這個變化中,我國的電子信息企業的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在很多領域同國外的競爭對手還有很大的差距。
新發展模式需求強勁 顛覆性技術超越在即
壓力是憂,機遇是喜。除了兩個壓力,電子信息產業同樣面臨著兩個機遇:其一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新材料、新能源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廣泛需求,其二是下一輪技術產業和商業模式的演進,尤其是社會需求的變化,將為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難得的契機。
自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現在的歐債危機后,世界各個國家紛紛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模式。那么新的發展模式轉角究竟在哪?
“大體上,這次轉變的主體是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以及在這個核心轉變之上的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發展方向。所以,這次轉變,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再加上新材料、新能源。”據楊學山分析,在這次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中,即使經濟出現下行的壓力,有一些企業減少了信息技術的投資,但從整體上來說,因為要轉向新的模式下新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仍然要增加開支。“這不僅是國內,也是世界范圍內的需求,而且需求會強勁,持續的時間會很長。”楊學山表示。
具體而言,技術、產業和商業模式上的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延續性技術和顛覆性技術這兩大領域。延續性技術主要存在于信息技術的核心領域,例如處理、傳輸、存儲、顯示等,這些領域的技術基本上在延續著今天的技術路徑往前走。“但是延續的發展,必然是高速度。”楊學山說,顛覆性技術可能主要出現在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階段,比如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上的顛覆性創新等。
談及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楊學山特別指出這是我國產業一定能取得突破的兩個領域,雖然蘋果和谷歌兩大IT巨頭對我國產業帶來了壓力,但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多樣化和市場本地特征較為明顯,我們仍然具有突破和超越的能力。
可喜的是,中國東部沿海尤其是南部已經出現了幾百個創新型的企業正在進行著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而這些創新幾乎與世界同步。
重點培育世界級強企 打造全產業鏈競爭
同期,第26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正式揭曉。華為再次奪魁,聯想、海爾分列第2、第3名。中興通訊、長城科技、海信集團、四川長虹、TCL、北大方正和比亞迪悉數躋身前十名。本屆百強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合計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7萬億元。
“百強企業,關鍵是強。強的標準分為兩步,一是看在所處的領域能不能進世界前十,二是看在所處的領域能不能進世界前三,這兩步是十分關鍵的。”楊學山強調,百強企業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關鍵就是一個字“強”,強的標準就是企業要進到世界前十、前三。
“下一步政府要做的事,最主要的就是為企業的創新創造環境,同時也為我們的大企業變強創造環境。”
在談到企業可能“變強”的領域時,楊學山指出,延續性的技術要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幾乎只能在技術上縮小差距,市場上擴大份額。而在發生顛覆性變化的領域,例如移動互聯網,就有超越的可能。與此同時,中國即將形成的世界最大的IT市場和最復雜的應用也為企業提供了超越的機會。
除了技術上的突破外,企業的產業鏈整合能力也變得日益重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再只是來自于單項優勢技術或產品,產業鏈整合能力日益成為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楊學山指出,大型跨國IT企業均已先行一步,立足芯片、系統及內容服務的戰略制高點推進產業鏈垂直一體化,而我國IT大企業的發展模式仍傾向于“單兵作戰”,只見“珍珠”、不見“項鏈”,在應對“全產業鏈”競爭方面仍存在業務領域單一、缺乏上下游協同互動、配套體系難以實現安全可控等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