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科技日報
這兩天,江蘇三得利不銹鋼集團總裁蔣中華忙得不可開交,一邊要應付來訪的媒體,一邊還要抽出時間到車間去實地查看,那里即將誕生公司有史以來最具有爆發力的產品:鈉冷快堆二回路管道。
看似拗口的名字,有著不凡的背景: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反應堆首選堆型——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上的關鍵部件,是載熱劑液態鈉流動的主管道。液態鈉在這通道內流動,將堆芯核反應產生的熱能帶出,然后去推動汽輪機,從而發電。
目前,全世界有400多座核電站,多數是由熱中子引發裂變反應從而發電的“熱堆”。這種“熱堆”最大的弊端是對鈾資源的利用率較低,而且會產生大量核廢料。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則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將帶有放射性的鈾-238從核廢料變成核燃料,使鈾礦資源利用率從1%提高到60%以上。
第四代核反應堆的研制方——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徐銤院士說,全世界范圍內鈾資源已顯匱乏之勢,而在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中,钚-239的再生速度高于消耗速度,核燃料越燒越多,核廢料越燒越少,技術成熟之后,裂變核能將成為幾乎不會耗竭的能源。
“這一項目是我國863計劃中能源項目的最大研究課題。”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核能專家呂峰說,去年底,中國第一座實驗快堆已成功發電運行,國家發改委從能源需求出發,已計劃將在今后5—10年內,在全國建造四個百萬千瓦級的商用快堆。但在第一個實驗快堆上,堆用的所有構件和相關材料全部從國外進口,耗費了國家大量的財力物力。這次計劃建的四個商用快堆,國家發改委提出了一個明確要求:設備國產化。
三得利集團工程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得利在核電用管上有著較強的實力和科研優勢,近來又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同進行鈉冷快堆二回路管道部件的研制。鈉冷取代了傳統的水冷,這是“快堆”與“熱堆”最大的區別,直徑為500mm—900mm的管道,里面流淌的都是液態鈉,這對材料和焊接工藝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據了解,福島核泄露事件發生后,國際上對核電站的安全引起關注。為向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快堆提供更優質的“安全閥”,三得利集團搶抓機遇,項目總投資接近10億元,同時組織精兵強將,向這一高科技項目進行技術攻關。
“這個項目研發完成后,鈉冷管道商業銷售價預計1噸就要幾十萬元,每座快堆需用鈉冷主管道及其他各種管道約15000噸,四座反應堆的收入將達百億級。”蔣中華稱。(無錫日報記者 劉純 記者 過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