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1日舉行的“科技西安”科技獎勵頒獎儀式上,西安市首次頒發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周廉、張錦秋兩院士獲此殊榮,并各獲50萬元重獎。
西安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是西安市最高科技獎,每次授獎人數不超過2人,可以空缺。這一貢獻獎授予在西安市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者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對科學技術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自然人。
西安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報請市長簽署并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為50萬元,其中10萬元屬獲獎者個人所得,40萬元由獲獎者自主選題用作科研補助經費。
此次獲得西安市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周廉,在材料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他創造了第一個將熱強鈦合金用于國產先進航空發動機、第一個將鈦制緊固件用于國產飛機等多項國家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張錦秋,是我國首批命名的15位建筑設計大師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水利、土木、建筑學部內的唯一女性。古城西安涌現的諸多被譽為“新唐風”的出色建筑,如陜西歷史博物館、鐘鼓樓廣場、華清宮唐代御湯遺址博物館等,都是由她主持設計的。
據了解,2004年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385億元,拉動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0%。在獲獎的61個2004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中,第一完成人在45歲以下的占58%,一支以中青年科技骨干為中堅力量,老中青相結合的科技人才隊伍正在形成。
信息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