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新聞網
重慶市政府官網23日發布《重慶市裝備制造業三年振興規劃》。規劃顯示,當地在未來3年將重點發展千億級摩托車產業集群和1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計劃到2015年,該市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億元。
據悉,重慶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4.9%。但這與廣東、上海等裝備制造業大省市相比,仍存在總量小、成套能力差、基礎產業薄弱、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總承包和技術創新能力欠缺等問題。
當地為發展裝備制造業發布《重慶市裝備制造業三年振興規劃》。規劃顯示,未來3年,重慶裝備制造產業將保持快速發展,計劃到2015年,該市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2013-2015年三年完成投資1500億元以上。
此外,到2015年,重慶裝備制造業企業年研發經費投入將占總銷售收入2%以上,新增5-10個國家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新產品產值率力爭超過48%。
不僅如此,規劃稱,當地還將重點發展千億級摩托車產業集群和風電成套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環保安全裝備、船舶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裝備、能源裝備、內燃機、大型鑄鍛件及關鍵基礎件等1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重大裝備總裝及配套本地化率達到80%以上。(記者 孟幻)
八大重點任務振興裝備業
究竟重慶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將如何振興?《規劃》提出將圍繞8大重點任務完成。
1、夯實千億級摩托車產業集群。加強新產品開發,形成多品種、寬系列的產品結構,到2015年,摩托車產能達到1200萬輛、產銷達到1000萬輛,摩托車出口500萬輛,單車出口價值量提升到600美元/輛。
2、重點發展10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到2015年,風電成套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裝備、環保安全裝備、船舶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裝備、能源裝備、內燃機、大型鑄鍛件和關鍵基礎件十大產業集群可實現產值3350億元。
3、成套裝備與基礎件協調發展。一方面要抓好風電成套設備、軌道交通裝備、環保安全裝備、能源裝備、船舶等重大成套設備的開發和制造,努力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和總成配套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的研發和制造水平,增強為重大裝備和高端裝備配套能力。
4、推進組織結構調整。形成大型企業集團與中小企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培育若干家掌握核心技術、專業化水平高、具有知名品牌的“專、精、特”企業,健全產業配套體系。
5、推進產業技術創新。以建設重點工程、實施重大專項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形成的市場需求,按照“以市場換技術、以訂單引投資、以工程興產業”的原則,加快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促進一批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
6、策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圍繞建設千億級摩托車產業集群和十大百億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裝備產業集群,重點推進70個技術含量高、投資額度較大、行業示范作用顯著的示范項目,形成2200億元銷售收入的項目庫。
7、提升企業工程總承包能力。引導裝備制造企業努力提高設計、制造、管理、配套、承包的水平,增強在生產技術、工藝技術和裝備制造技術三方面的成套能力,提升企業在工程總承包中的競爭力。
8、促進裝備制造業與服務業聯動融合發展。推進制造企業服務化發展,推進面向裝備制造業基地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重點推進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黑色金屬期貨交割庫、有色金屬交割庫等服務平臺的建設。(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