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能源報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中國的核電發展方針從“十一五”規劃確立的“積極發展核電”,調整為“十二五”“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從國家戰略層面進一步強調了安全對核電發展的決定意義。
中國核電已經取得了令全球核電業矚目的優異成績,已在運行的15臺核電機組從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分級2級及2級以上運行事件,核電站排出物低于國家標準限值2個量級以上,經檢測沒有對環境帶來任何不良影響,全部核電機組運行情況均已達到國際中上水平。
然而福島核事故的影響仍未結束,核電依然是公眾關心的能源形式。為此《中國能源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大亞灣和秦山兩大核電基地以及廣州東方重機,從技術、運營、制造、防災等不同層面了解中國核電的安全建設狀況。
先進技術保障核電安全
我國核電事業起步較晚,在核電廠設計、建造和運行方面較好地吸收了國際成熟經驗,具備一定的后發優勢,我國運行的核電站均采用了較為先進的二代加技術,在建機組中有6臺為世界最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介紹,我國核電站的技術水平達國際同類先進,而且基本實現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并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
“核動力廠設計安全規定”(HAF102)是環保部在2004年修訂的核安全法規,我國新建核電站都需要按照該法規標準執行。這一法規已達目前國際先進水平,確定了縱深防御概念,保證全部與安全有關的活動均置于多道屏障的防御之下,保證實際地排除有嚴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發生,加強嚴重事故預防及緩解的能力,包括提高應對長時間全廠斷電的能力,提升應對超設計基準外部災害的能力,以進一步加強和提升我國核電站的安全水平。
運營管理水平世界先進
核電站建成后的運營同樣是決定核電站安全與否的重要因素,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安全已經成為中國核電運營管理的核心要義。核電運營涉及方方面面,世界核電同行的評價也更能客觀反映中國核電站運營的質量和水平。
記者了解到,根據世界核營運者協會WANO的綜合指標數據排名,在世界全部413臺機組中,秦山核電基地參加統計的5臺機組以及田灣的兩臺機組排名分布在149名到30名之間。
同樣與世界核營運者協會WANO九項關鍵業績指標比對,2011年大亞灣核電基地在運機組在總共45項指標中有28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在法國電力公司(EDF)舉辦的歷屆國際64臺同類型核電機組安全業績挑戰賽中,大亞灣核電基地已累計獲得27項次第一名,并在2011年度,再獲“能力因子”和“核安全/自動停堆” 兩項第一。
中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鄭東山告訴記者:“在任何層級的會議上,安全問題都是我們優先討論的話題。”核電站安全管理程序規定:“所有與核安全有關的重要活動都要達到了規定的標準,必須將安全置于最高的優先位置,這一地位不會受到生產進度和經濟效益的制約和影響。”
全程控制保證核電裝備質量
在廣州南沙開發區,東方重機的巨大廠房內機器轟鳴,這里正在精心打造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在內的核島核心裝備。他們生產的設備已經在嶺澳二期投入商業運營,目前具備年產5套1000兆瓦級核島主設備成套供貨能力。
東方重機副總經理唐偉告訴記者,制造核電設備與制造常規設備根本區別在于,常規設備制造是完工檢查,驗收最終產品,而核電裝備確是全過程控制,從生產一直到最后的產品合格驗收都要認真抓。“形象的來說,同樣是交貨,常規設備的書面材料只需要一個快件就可以寄走,但是核電設備的安全報告卻要用大卡車來拉,因為整個生產過程都有記錄,哪道工序是哪個工人做的都有詳細的記錄,而且業主方要將安全報告保存60年”唐偉說。
除了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業主方和國家核安全局都派駐專職質保人員駐廠監督。據介紹,所有專職質保人員占到全體工作人員的五分之一。“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檢查,凡事有據可查”的管理理念在這里深入人心,成為保障核電設備質量的“緊箍咒”。
多重措施確保安全裕量
在秦山核電基地的十米寬的堅實海堤上,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勇告訴記者,經研究計算,秦山廠址可能出現的最大海嘯僅為0.32米,而秦山基地已有的海堤標高8.5米,即便如此,秦山基地把洪水、臺風和最大天文潮等極端氣候條件都疊加起來考慮,計劃再將海堤再加高1.7 米,并在內側再修建一個2.5米高的擋浪墻。 “秦山廠址附近范圍沒有地震能動斷層,外部事件中威脅最大的就是洪水。加高海堤就好像用一個鐵桶陣把秦山核電基地圍起來,確保絕對安全”。劉志勇說。
據了解,中核集團在福島事故發生后對運行核電廠采取7項改進措施,包括:核實和統一設計基準;加高海堤、設立擋水墻、重要安全功能區域加設防水淹設施;提高電源多樣性和可靠性,增設移動式柴油發電機;研究增設非能動消氫系統;研究增設安全殼事故過濾排放系統;研究和建立群堆應急行動方案;建立和完善嚴重事故管理導則,增設乏燃料池事故后測量和補水手段等。
環保部、國家能源局、國家地震局三部委聯合公布的核電安全大檢查報告顯示,秦山、大亞灣和田灣三大核電基地中已經運行的核電廠均已完成各項短期安全改進項目,包括實施防水封堵,增設移動應急電源和移動泵,提高核電廠抗震響應能力等等。此外,中期和長期的改進措施也正在實施或者制定實施計劃當中。
開放透明增強公眾安全感
要促進中國核電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打消公眾對核電的疑慮。中國的核電產業正在采取多種方式,讓公眾直接的、充分的認識到中國核電產業的安全、可靠、環保的特點。
8月17日,中核集團在秦山核電基地舉辦開放日活動,邀請了當地公眾代表、核電企業職工與當地居民聯姻家庭的親屬,以及數十家媒體的記者近距離認識核電。
活動期間,公眾和媒體記者參觀了核電站關鍵設備模型展廳和模擬機室,觀看了核安全科普展板和核電科普短片,并聽取了核電與核安全文化專家所作的《秦山核電核安全文化》專題科普講座。很多參觀者表示,通過親身體驗,核電站不再神秘,對核電站的安全性也更有信心。
海鹽縣秦山街道的人大代表姜金良認真聽專家講解的同時,為活動連聲叫好,“大部分海鹽人相信核電是安全的,現在很多海鹽人都想讓子女學核電專業。企業和地方都要加大對核電的宣傳。”
23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同時開放大亞灣、臺山、陽江、紅沿河、寧德、防城港6個核電基地。早在2006年12月,中廣核就推出了“大亞灣核電基地工業旅游”項目,面向社會團體開放,而從今年開始,15人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學生團體提前半個月預約即可參觀大亞灣核電站。
把核電事業宣傳戰線推廣到互聯網中也是新趨勢。不久前,中廣核通過微博與網友展開在線互動,并邀請來自南京、合肥、衡陽、珠海、深圳等地的近70位網友們參觀了大亞灣核電基地,在社交網絡中有效的傳播了核電安全知識。此外,中廣核還在網站上實時公布核電站運行情況和周邊環境檢測的數據。
懷著自信、開放的態度,有著實打實的良好業績和環保記錄,中國核電企業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公眾信任,而這些積累起來的社會信任也必然反過來促進中國核電實現安全、高效和可持續的發展。(記者安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