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1998年已經走出長期缺電的局面,在電力和資金兩方面都出現了過剩,為什么短短兩三年內形勢發生了如此大的逆轉,今年更出現了大面積的全國性“電荒”?電力市場研究專家、上海大學言茂松教授認為,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經濟發展、電力建設計劃保守、天氣高溫等綜合因素造成的,但另一方面,“電荒”也暴露出中國電力投資體制的問題。當前的電力缺口固然可以通過加強負荷管理“削峰填谷”加以解決,但此舉只能解燃眉之急,如不盡快進行電力投資體制改革,兩三年后,中國的電力市場還有可能發生更大危機。
言茂松認為,在電力市場上,電力投資市場和交易市場互為條件、互相影響,左右兩大市場的則是內部電價。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電力體制改革還只限于交易市場,投資市場基本沒變,依然是計劃控制,政府審批。由于電力投資周期很長,等到市場供需出現問題以后再采取措施,則為時已晚。如果不盡快建立既鼓勵投資又風險自擔的良性循環的投資機制,中國的電力供應狀況難免會出現時而過剩、時而短缺的搖擺局面。
他還認為,眼下中國重組后的發電公司和投資公司對電力投資表現出很高的熱情,這其實不過是前一階段政府直接鼓勵投資的政策帶來的延續,帶有相當大的盲目性和投機性,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這位專家指出,由于電力投資涉及到土地、安全、環保、技術、資源等眾多方面,因此投資項目的審批是必須的,銷售電價涉及到千家萬戶和國計民生,也應該審批。但上網、備用、輸電、調頻、調壓、堵塞、配電等近十種電力系統內部的結算電價,則不應再直接審批,而應交由市場進行調節。
信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