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并網困難、國家補貼取消、利潤率下降……中國風電行業從去年起步入寒冬期,如今仍在“洗牌”。對民營企業來說,這個“冬季”顯得更加難熬。5日,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在南京舉辦“第五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此間民營企業家紛紛表示“先活著才有機會”。
江蘇風電產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風電專業委員會主任施新春介紹說,江蘇風電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整機廠的制造規模占全國的20%,輪轂制造產量占全國的50%,風電齒輪箱制造規模達全國總量的60%以上。江蘇省規模化的風電企業有150多家。
江蘇九鼎天地風能有限公司,就是風電行業中的一家江蘇民營企業。該公司董事、總經理馮永趙在提交大會論文時,用《在熱冷變局中堅持》作了標題。
“我們這個行業,確實從過熱、過快時期轉入寒冷時期,經歷了變局,我們是一家民營企業,體會過程的艱辛比其他企業更有切膚之痛。”馮永趙說。
他算了一筆賬:“風電裝備制造業,2008年的每千瓦單位售價能達到6200元以上,現在下滑到3500元(每千瓦),基本上每年下浮1000元(每千瓦)。與此同時,由于固定的電價制度,風電場業主把電賣給電網的電價并沒有下降,所以利潤由風電裝備制造業轉移到風電運營上。現在的風電制造利潤率不到10%。”
投資和回收周期長也是民營企業面臨的大問題。“風電投資是一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資金投資、回收周期比較長,民營企業介入風電場運營,一般的風電場投資、回收在8年左右,每個風電場投資在4億元左右,可能前一期、兩期投入幾個億還沒有問題,不可能實現滾動發展,因為資金來不及回收,而民營企業從銀行大規模融資還是比較困難的。”
前兩年風電項目的“一擁而上”也留下了“后遺癥”。據施新春介紹,在發展高峰時期,中國風電整機廠數量達到上百家,全國每年新增裝機容量是1800萬千瓦左右,整機廠釋放的產能已經達到3000萬千瓦,其中有1200萬千瓦的產能是過剩的,需要轉移出去。產能過剩,使得企業間競爭激烈甚至是無序競爭。
面臨突如其來的生存問題,江蘇民企尋找著出路。
“我們開始延伸產業鏈:從制作葉片里的專用纖維,到制作復合材料、葉片、機艙罩、導流罩,再到制作整機;由于利潤由風電裝備制造業轉向風電運營,我們從裝備制造向參與風電場的運營,做業主,跟電力集團進行合作;甚至今后還會向售后、提供技術服務方面延伸。”馮永趙說。
“很多風電企業也是逼得沒辦法,裝備制造業銷售價格每年都下滑,我們賣給國家的電價格并沒有下降……今年下半年,我們在新疆哈密的一個項目是跟國電合作的,到今年年底能并網發電,算是一種嘗試”,他表示。
在“內部修煉”方面,馮永趙打算把公司裝備制造業產品做成系列化。“過去葉片直徑有70米、77米、82米、86米的,目前主流產品是1.5兆瓦的風機,現在要把系列產品做精,做出區別于中國不同風電區域的風電產品。”
施新春認為,行業“洗牌”期也是機遇期,企業若能做強產品質量,把產品成本降下來,便能在變革中抓住機會。(記者 朱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