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科技網
——訪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賀德方
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
科技資源共享是破解科技資源分散、短缺與浪費并存等現象,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溫家寶總理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表示,要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國家支持的科研活動所獲得的信息資料,要最大限度地向社會公開。
科技報告是對科研成果和科研過程的總結,是重要的國家戰略性資源。歐美科技強國均已建立較為完善的科技報告體系。目前我國已進入科研活動活躍期,大量科技成果紛紛呈現。科技部部長萬鋼近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為強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最新通過的《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開放科研設施的合理運行機制,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等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將建立統一的管理數據庫和統一的科技報告制度,并依法向社會開放。
到底什么是科技報告?它能發揮什么樣的重要作用?我國科技報告體系的建設現狀如何?就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賀德方研究員。
科技報告制度有益于科技經濟發展
科技日報:什么是科技報告?它與科研檔案有什么區別?
賀德方:科技報告是科技人員為描述其從事的科研、設計、工程、試驗和鑒定等活動的過程、進展和結果,按照規定的標準格式編寫而成的特種文獻。科技報告可包括技術進展報告、專題或專項研究報告、最終技術報告和項目管理報告等不同類型。依據科研項目的專業特性和任務目標要求,不同的科研項目需提交不同類型的報告。
科技報告涉及或覆蓋科研的全過程,內容詳實、專深,附有圖表、數據、研究方法等,能如實、完整、及時描述科研的基本原理、方法、技術、工藝和過程等,科研工作者依據科技報告中的描述能重復實驗過程或重現科研結果。
由于科技報告涉及很多不能公開發布的技術信息,必須明確標注密級或授權使用范圍,一般由政府部門或其授權的科技情報機構管理發行,使用非公開發行的科技報告需經嚴格的授權管理和審批程序。
科技報告包含部分科研檔案內容,又不同于科研檔案。科研檔案的基本目的是歸檔保存和備查,作為一種原始憑證,涵蓋內容相對寬泛,側重保存研究過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研究結果的依據性材料;而科技報告則是以積累、傳播和交流為目的,按照規定的格式編寫而成,側重描述研究的技術過程、內容和結果,更具有參考價值。
科技日報:科技報告應如何進行共享和服務并解決技術保密問題?
賀德方:科技報告的管理和利用涉及到知識產權、技術秘密、國家安全等諸多問題,應對公開、涉限、涉密科技報告進行分類管理和分層分級服務,實現科技報告資源的安全和充分共享。需要在對科技報告密級進行逐級審查基礎上,建立集中檢索、分級保障、設限受控的科技報告定向服務網絡體系。由課題承擔單位、項目承擔單位和政府資助部門逐級進行涉密審查,并對涉密涉限和公開科技報告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科技日報:科技報告對于促進科技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
賀德方: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繼承和創新。科技報告完整而真實地反映科研活動過程和結果的技術內容和經驗教訓,是科研工作承上啟下的重要保障。科技報告的數量、質量不僅反映了科研項目完成的質量和創新程度,也能反映出項目承擔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對科技報告的完整保存和充分開發利用,可以提高后續研究工作的技術起點,提升科研效率和科研投入效益。科技報告持續積累所形成的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既為科技管理部門提供真實的信息支撐,又為科研人員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還能保證社會公眾對政府科研投入產出的知情權。
美國金氏公司研究結果顯示,科研人員閱讀一份科技報告可產生1280美元的效益,科技報告類文獻的投入產出比約為1:26。科技報告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科技報告制度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和基本保障條件。它能對國家財政投入產生的科技成果進行永久保存、集成管理和有效利用,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發揮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有利于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傳播利用,為科技、教育和產業界及社會公眾提供利用科研成果的渠道;有利于形成對科技計劃項目的公示效果,增加科技計劃項目資助評審的公開性和公正性。
世界科技強國均重視科技報告體系建設
科技日報:其他國家的科技報告體系建立情況如何?有什么可借鑒的經驗?
賀德方:目前美、日、英、德、法等科技強國都根據不同國情、不同科技管理體制及不同科技報告管理經驗,建立了符合本國情況的科技報告體系,并有條件地向公眾開放共享。其中,以美國政府科技報告體系最為完善。1945年美國政府就開始成立科技報告出版局,進行科技報告體系建設和公開交流,美國政府科技報告包括國防部AD報告、商務部PB報告、航空航天局NASA報告和能源部DOE報告四大體系,每年產生的科技報告占到全世界科技報告總量的80%左右,是支撐美國科技全面領先的重要基礎。
美國將科技報告作為國家戰略資源進行管理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美國科技報告制度被全面納入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科研管理、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安全等相關制度之中。如,美國聯邦采辦條例(FAR)明確規定,凡承包由聯邦政府撥款資助超過25000美元的所有項目都應保留其非保密記錄,所有研發合同承包商必須向聯邦政府提交合格的科技報告(含該項目中形成的其他文獻)。
科技日報:目前我國建立科技報告體系的基礎如何?
賀德方:2009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科技報告編寫國家標準《GB/T7713-2009 科學技術報告編寫規則》,對科技報告的構成部分、編排格式都做了詳細規定。本領域的科研人員依據這些描述能重復科學研究結果或實驗過程,且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可接受的額外工作量。
科技報告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科技日報:我國應如何推動科技報告體系的建設?
賀德方:科技報告制度應當是一種強制性的政府管理行為,體現的是國家意志。科技報告體系建設在管理層面上涉及到組織架構、政策以及制度等問題,在技術層面上涉及到科技報告的定義、標準規范、操作運行、部門協調和配合等方面的問題,是一項長期、連續性的基礎工作。下一步我國應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分步分階段推動科技報告體系建設和實施。
第一,制定并頒布實施“中國科技報告管理條例”。應要求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在合同、任務書中明確需提交的科技報告類型、格式、數量和期限,并將科技報告工作納入從科研立項到項目驗收的整個科研管理流程,實現科技報告強制呈繳。不履行科技報告呈繳義務的單位,不能申請和執行國家資助的科研計劃項目。
第二,設定科技報告內容撰寫和信息發布規范。可根據國家資助程度不同和信息安全、數據保護和新技術發布政策規定等具體情況,設定不同的撰寫和信息發布規范,以保護國家安全和項目完成單位的知識產權。
第三,設立國家科技報告管理辦公室和科技報告集中收藏與服務機構。按照自下而上、分層收集、匯總歸一的模式,建設國家、部門和基層科研單位三級管理層次,設立科技報告管理辦公室和科技報告集中收藏與服務機構,負責科技報告工作的具體實施。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部門定期將科技報告移交至指定的集中管理部門。
科技日報:結合國家科技計劃,現階段如何推動科技報告體系的建設?
賀德方:中國科技報告體系的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做好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的基礎上,現階段可開展試點工作,并著手將科技報告工作與各級各類科研管理、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安全等制度的對接和融合。可以973計劃、863計劃或重大專項為試點,探索建立 “十二五”期間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科技報告的集中收藏、加工、統一管理和應用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步將示范工程積累的管理經驗和形成標準與規范推廣。
此外,現階段可分別制定適用于不同科技計劃本身特點的科技報告編寫細則、審查機制和呈繳流程,舉辦面向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人員和實施人員參加的培訓班,從基層推進科技報告工作的實施。一方面在科研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形成提交科技報告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建立一支穩定和專業化的管理與服務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