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日前,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了15個海外投資項目,涉及能源、金融、通信、基建等領域,其中有3個光伏海外直接投資項目,包括2個歐洲光伏電站。在歐盟針對中國企業揮舞“雙反”大棒的背景下,此舉被認為是困境中的中國光伏企業騰挪轉圜、規避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舉措。
中國光伏企業的“三個應對”
針對中國光伏企業,歐盟今年9月6日決定發起“反傾銷”調查,11月初即可能發起“反補貼”調查,從而成為迄今中國貿易領域遇到的涉案金額最高的“雙反”案件。
歐盟針對中國光伏企業搞“雙反”,給中國太陽能制造業帶來災難性打擊,可能影響到幾十萬人的就業和總額200億歐元的貿易量。
業內人士認為,對中國光伏企業立案調查走的是歐盟貿易救濟的法律程序,中國企業投資歐洲光伏電站不會受到“反傾銷”調查的直接影響。由于2016年之前對中國“反傾銷”調查采用可比的第三國作為替代國計算中國出口產品成本,也就是所說的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待遇,因此,這對中國出口企業十分不利。
總部位于日內瓦的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中國及亞洲事務代表成帥華認為,面對上述復雜局面,中國企業有三個應對手段:向歐洲轉移組件生產和直接投資光伏電站;積極在澳大利亞、東南亞、非洲和拉美等地拓展新市場;協調出口價格,避免惡性競爭。成帥華進一步指出:“2016年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待遇之后,這種復雜局面就會得到改觀。”
直接投資光伏電站“政治壁壘”少
在歐洲直接投資光伏電站,對中國投資人和出口商都具有很大吸引力。歐洲國家為了支持光伏產業發展,采取了資金補貼、凈計量、上網電價等融資策略。歐盟內部太陽能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都有明確的太陽能發電上網電價補貼政策,以鼓勵其科技研發、項目開發和廣泛應用,這些補貼規定在有些國家已成為法律義務。
歐洲國家太陽能發電入網電價比較高,2011年歐洲國家平均光伏發電入網價格每千瓦時0.20歐元。這能給投資者帶來固定、明確的投資回報預期,有利于其建立長期明確的規劃。
另外,歐盟及其成員國均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重的目標定得較高,如德國1990年到2009年這一比例由3.1%升至16.1%,2020年的預期比例將高達35%。
總的來看,能源領域的投資除了公司注冊、員工福利、環境審核政策合規以外,政治壁壘很少。
中國投資有助于歐洲經濟復蘇
歐洲是中國光伏企業重要市場。據統計,中國現在整個太陽能行業50%到60%的產品都銷往歐洲。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網站了解到,今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了江蘇聚能硅業有限公司增資聚能(盧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臘投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9月,聚能硅業與希臘方面簽定協議,確定在希臘建造全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群,10月將正式動工。此項目可給聚能硅業帶來7200萬歐元的年收入,協議期25年,共可收益18億歐元。
投資歐洲將帶來互利共贏的局面。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對本報記者說,眼下歐洲經濟因歐債危機而遇到困難,很多歐洲國家十分期待中國企業前來投資。他強調說,中國的投資會增加當地就業,有助于經濟復蘇。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終身教授拉赫曼也認為,中歐之間必須在關鍵的綠色科技領域尋求合作,如太陽能發電;中國企業直接投資希臘、羅馬尼亞和意大利等地的光伏電站項目,將是非常積極的一步。
同時,拉赫曼坦言,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公關能力往往是弱項,因此需要強大的公共關系團隊,以引導企業理順歐盟內部復雜的行政條款和政治框架。他認為,中國企業需要充分做好準備,特別是在合作伙伴、政策合規等方面。成帥華也強調指出:“不能為了投資而投資,要形成品牌,做好產品價值鏈管理,并要與當地社會經濟充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