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廣交會今天開幕,成交預期不容樂觀,中國外貿企業拼勁不減。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第11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今天(15日)上午在廣州開幕。
已經有著56年歷史的廣交會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在昨天(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說,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預計本屆廣交會到會客商人數將和上一屆基本持平,但成交態勢不容樂觀。
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境內外參展企業達到2萬4840家,比上屆增加196家,其中出口展區展位滿足率僅為54%,展位申請數量遠超廣交會能夠提供的展位數量,這說明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廣大外貿企業對通過廣交會開拓國際市場的訴求更加強烈。
從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9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了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外貿已經企穩回升,今天開幕的第112屆廣交會正是觀察外貿形勢的有利窗口。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就這個話題發表他的觀點和看法。
第112屆廣交會今天在廣州開幕,從展覽面積、展位總數乃至參會人數等方面看,本屆廣交會的規模依然很大。不過對于成交預期,廣交會新聞發言人說“不容樂觀”。
張建平:現在廣交會參展的企業積極,這只是代表了咱們供給方積極,但我們現在對需求方確實心里還是沒底,主要是因為今年中國外貿形勢面臨的挑戰還是很大,這種挑戰主要是來自于很多發達經濟體,比如說中歐之間,咱們的貿易下降了2.7%,這是跟歐債危機還有歐洲很多國家現在實施緊縮的政策緊密關聯在一起的。特別是7-8月份外貿下滑的很厲害,這是跟當時歐債危機尤其是希臘危機對短訂單影響大是有很密切關系的;美國雖然上漲了9.1%,但是美國現在對中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另外它還有一個財政懸崖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后面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問題;中日之間現在下降了1.8%,這是因為釣魚島爭端問題給中日貿易帶來很大傷害和很大負面影響。總體上來看,我覺得發達經濟體對中國貿易總量、市場份額的影響能占到一半左右,它對中國的外需構成了一個很大的不容樂觀的態勢。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外貿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出口達到1800多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這樣一個強勁的反彈出乎了一些人的意料。有人說,這是因為季節因素,比如受圣誕訂單影響出口大漲;還有人認為,是國家對外貿的扶持政策起了作用。綜合來看,九月份外貿出口大漲的原因是什么?
張建平:圣誕訂單只是一個形象化的說法,因為圣誕訂單更多的是終端消費品,實際上中國出口不僅有終端消費品,同時還有大量的中間品用于生產制造。總體上來講,9月數據上漲從外需環境來看,實際上還是因為歐洲央行承諾要購買歐洲債券,美國也有QE3的出臺,包括日本還有其他國家都實施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實際上給外需企穩創造了一個比較好的政策環境。特別是從短期因素看,希臘的問題塵埃落定,最后沒有推出,沒有帶來很大金融市場的動蕩,這就等于說國外的市場需求環境穩定。從咱們中國來講,我們的生產能力和供給能力是比較強的,而且是比較穩定的,另外我們也有綜合競爭力,所以中國現在外貿的態勢關鍵是看外部環境穩不穩定,尤其美國和歐洲是比較關鍵的。初步來看,9月份的這個數據有所上揚,后面應該是能夠有所恢復。主要就看歐美和發達經濟體之間,他們的政策環境和需求能不能企穩,如果不出現大的問題的話,我們外貿實際上還是有增長的空間。
張建平:從目前分析來看,現在外貿實現10%確實困難是比較大的,挑戰也比較多,因為很多不確定的新因素不是取決于我們,而是取決于外部的市場環境。如果歐美能夠穩定局勢,不出現大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扶持政策特別是我們的國八條能夠落實到位的話,也并不是說不可能實現10%的目標。
本屆廣交會還有一個特點是,出口企業參會的積極性非常高。出口展區展位滿足率僅為54%,展位申請數量遠超廣交會能夠提供的展位數量。“一席難求”的局面反映了外貿企業開拓市場的熱情。但光有熱情還不夠,外貿要穩增長,企業和管理層還應該做出什么積極努力?
張建平:對于管理層來講,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要使我們貿易便利化的措施即“國八條”提出來這些措施要逐條地去落實好,保證能夠落實到位,那樣的話對我們的外貿企業是一個非常好的支持和扶持。但是對企業來講,發達國家市場目前不確定性比較強,而且有可能還會發生波動,所以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講,我們除了發達國家的市場,我們必須加大力度開拓新興市場,其實我們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潛力還是比較大的。第二點,中國外貿企業降低各個方面的生產制造成本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我們東部沿海成本上升了的話,我們到中西部,到海外去投資來降低我們的生產成本,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第三個,中國的外貿企業還是要多注重產品創新,如果我們能夠提升我們的附加值,能夠提升我們市場競爭力的話,那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立于不敗之地;如果我們用一般的、泛泛的、低附加值產品競爭的話,你的難度就會變得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