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礦業產品價格大幅下滑,使全球礦產資源類公司股價暴跌,墨奇森公司的股票從今年5月份4.80美元高位跌至62美分。浦項正是利用這一時機增持在這家鐵礦企業的股份。而9月墨奇森與中鋼競購另一家礦業企業中西部公司時,股價也異常堅挺,當時中鋼為中西部公司開出的收購價格高達每股6.38澳元。墨奇森同其全資子公司Mitsubishi開發公司共同開發西澳中西部地區的JacksonHills鐵礦,該項目自2006年一直進行試操作,年產量為150萬噸。
目前,澳大利亞中小型礦業公司由于產品價格和公司股價下跌,現金流緊張,不少公司擬尋找外部投資者以維持經營。本月,首鋼就以原來收購價格的四分之一擬增持澳洲的吉卜森山鐵礦公司,鞍鋼則逆市以溢價近一倍的價格準備增持金達必公司股權。
近日,對寶鋼等中國企業入股澳洲第三大礦企FMG的傳聞又起,寶鋼人士對此進行否認。由于鐵礦市場的暴跌,FMG董事長近日來華訪問了河北鋼鐵、武鋼、首鋼等大型鋼廠。
寶鋼高層近日也在新加坡召開了海外發展研討會,寶鋼董事長徐樂江提出,當前的金融海嘯和嚴峻的市場形勢,對于寶鋼海外事業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也可能是難得的機遇,寶鋼要在重新審視環境、審視自身能力的同時,積極把握機遇,突出重點,有序地推進海外三大體系的建設。
中信證券企業并購部執行總經理宋文雷近日則指出,中資企業的海外并購,在低價的“餡餅”之后,還隱藏著更多的“陷阱”需要關注。金融危機給中資企業的跨境并購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原來不賣的海外資產現在可以賣了,并且賣的價格更低。但是,價格恰恰是跨境并購中最后被考慮的因素。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做跨境并購,首先要考慮企業的現金流能夠支撐多久,同時收購的隱性成本也是被很多中資企業所忽視的,比如一些不可預見的費用如人力成本和環保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