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我就奇怪,作為企業,你為什么談創新談得這么起勁?”曾經有個領導這樣問十八大代表、中聯重科公司研究院副院長付玲。她的回答很理所當然:“那是因為創新是每天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沒有達到創新指標要求的研究,我們不會給它立項。”
2011年中聯重科申請了1600多個專利。在新技術研發方面,他們每年有360多個新產品和新技術誕生,幾乎是每天有一項新產品、新技術面世。對于她而言,研發的產品是有生命的,就像孩子;而她所在企業的生命,就在于科技創新。
付玲手中的總書記報告,第24頁記滿了筆記。將近一頁紙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對此,她深有體會:“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最好的橋梁和平臺,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向市場需求。”但另一方面,報告突出強調企業的主體地位,也要求企業自己的創新能力要繼續提高,要有能力成為創新主體。
資源該到哪兒去?
十八大代表、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發現一個現象:這幾年,科技管理部門已經有一個重大的變化,那就是把越來越多地科技資源向企業集聚。
“這種回歸是正確的。以前,高校和研究院所往往做的是企業做的事,其實,在創新的產業鏈條上,產學研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分工。” 龍芯CPU首席設計師、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總工程師胡偉武認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突破口就是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十八大代表、沈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自稱是數控機床創新聯盟的“盟主”,該聯盟采取“1+3模式”即一個企業加三所大學。“盟主”權力很大,選擇大學的人才,決定未來產業研究方向。
“科技資源配置應該遵循兩個原則:首先科技要素如資源、人才都應該以市場配置優先,而不是政府;其次,要破除行業和地域的壁壘界限,企業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創新要素。”關錫友舉例說,沈陽機床產品的工業設計在北京,核心技術開發在上海,產品的概念設計是在德國。
“政府在配置科技資源時,應讓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確立研究的方向。同時,讓更多的創新資源向企業傾斜。”付玲說。
當然,政府要利用財政、稅收等政策和金融杠桿創造軟環境,讓資源合理流動。“這幾年國資委已經采取措施,對高科技企業,搞研發投入在考核時視同利潤,央企搞研發積極性很高。”邵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