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科技網
科技這十年
在上海虹橋商務區,乘客可以體驗到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交通綜合體,其涵蓋除水運之外的所有交通方式,軌、路、空三位一體,“一小時長三角都市圈同城效應”正日益顯現。
目前,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都市圈,成為全國發展高技術產業最快的地區;珠三角地區以深圳、廣州為核心分別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走廊和電氣機械產業集群;京津冀地區的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已形成環渤海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的聚集地和輻射源;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的軟件、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新能源產業集群,已成為吸引投資創業和科技創新的主導力量。
2001年到2010年間,國家將區域創新體系發展提上日程。我國東部地區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總量達871.86億元。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實現了科技合作機制,地區科技資源共享、科技聯合攻關、高新技術研發和創新基地建設等。
十年間,中部六省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達148.42億元。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搭建部省合作平臺等工作,重點提升了農業、能源、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的技術創新水平。
與此同時,西部的區域科技發展在十年間也得到大幅提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總量達175.97億元。圍繞新農村建設、生態環境恢復與重建、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科技基礎能力建設、科技金融、防震減災等方面,采取政策推動、項目支持、對口支援、互動合作等方式,開發了一批事關西部大開發全局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培養了科技隊伍。
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十年間在全國各地涌現。
2004年,合肥作為首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型試點市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為引導和支持地方在加強創新型城市建設方面的探索, 42個創新型試點城市(區),組織試點城市研究制定和落實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相繼出臺,推動了創新型城市建設深入開展。
為推動跨省的區域科技合作,跨行政區科技合作和區域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誕生。該平臺建立了由兩省一市主管領導組成的長三角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開通了“長三角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指導協調三省市共同開通了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科技文獻共享系統,推動三地簽訂《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共建協議書》。
科技援藏、科技支疆、科技奧運、科技世博等若干地區科技專項近年來相繼開展。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科技口部門、各援疆省市在新疆支持或合作實施了1800多項科技項目(課題),投入科技經費20多億元。“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在民族地區安排各類科技項目近6000項,總經費近50億元,是“十五”期間支持經費總量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