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如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突破口,駛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日前表示,培育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拓展新興領域,擴大就業渠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朱宏任說,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既是促進中小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舉措,又是解決社會勞動力充分就業、調整社會收入分配結構、改善民生的重要路徑選擇。
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也為更多中小企業進入研發、工業設計、技術咨詢、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網絡動漫、廣告創意、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領域創造了條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表示,通過進一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把中小企業非強項、非主流的功能和環節外置化,通過第三方中介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產業升級、產品更新換代的能力。
在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業中的比重較高,如美國超過了70%,而中國的大部分省份要大大低于這個數字。其中,面向中小企業的生產性服務業供給嚴重短缺,特別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和融資平臺功能發揮不夠,與中小企業和產業集群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
為此,中央提高了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的資金扶持力度,將120億元投向中小企業領域。鄭昕表示,“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方法,顯然不適于量多面廣的中小企業。在充分調研后,工信部選擇了在中小企業集聚區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工信部制定了一系列鼓勵企業和民間資本進入中小企業生產服務領域的支持政策,利用中央技改專項資金等政策工具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資助發展中小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數據顯示,兩年來,包括技術支持、創業基地、質量檢測、工業設計、信息咨詢、物流配送等377個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得到了中央資金的支持。
此外,我國還加大了生產性服務業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快落實中小生產性服務企業享受信貸、擔保、集合發債等優惠政策,對符合引進先進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條件的生產性服務企業,給予外匯資金優惠利率和進口信貸等方面的支持。(光明日報記者郭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