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科技網
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里的高新技術企業工作人員正在組裝發射/接收器件貼片。今年上半年,“中國光谷”企業總收入達2236億元,同比增長29.32%。
“不需要種,不需要養,只要有合適的溫度和濕度,蘑菇就能長出很多。所以,只要用完善的政策服務體系為企業創造出有合適溫度和濕度的環境,有利于聚集創新人才,有利于降低創業成本,就一定能長出很多創新點。”這段為科技界津津樂道的話,形象地點出了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的重要性。
國家高新區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載體,經過近十年改革探索,在政策體系、體制機制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與創新,產業化環境建設的諸多“第一”誕生在這里。在這些“第一”的聚變下,國家高新區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創新創業和產業化發展環境,聚集了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人才、資本和技術資源,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構筑了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的戰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