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日在天津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管理中心(武清區基地)成功召開了農業信息智能化應用示范平臺專家現場鑒定會,并順利通過與會專家的現場評審。該應用平臺由天津大學、天津當代智慧、北京昆侖海岸、北京奧爾斯、天津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共五家聯合研發搭建,其中包括昆侖海岸研制的物聯網硬件設備產品及自行研發的上位機軟件系統,主要應用于溫室大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完整系統功能并可提供完善的技術服務支持。
以往在傳統農業中,人們獲取農田信息的方式有限,主要是依靠體感和經驗,缺乏數字依據。因而當農作物出現問題時難以得到及時解決,特別是外界氣象條件和內部環境發生突變時,難以及時得到提醒和應對,因此經常造成經濟損失。如果在傳統農業中將物聯網技術應用進來,那么農民僅需按個開關,做個選擇,或是完全聽“指令”,就能夠科學合理地種植農作物了,同時還能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農業大棚系統就是在傳統農業大棚的基礎上,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建成集數據采集、數字傳輸、數據分析處理、數控農業機械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生產管理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管理朝著低成本、可靠性、節能型、智能化和環境友好型等五大方向發展,提高我國農業生產力與農產品的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
對于農業科研來說,針對名貴品種、經濟價值極高并且對于生長有著極其嚴格要求的農作物或者農科院實驗室栽培新品種,完成可以在物聯網采集數據的基礎上,根據農業專家給定的各項控制數據,遙控植物的生長環境,減少溫室中人為流動次數,使溫室內環境更適合于農產品生長,不滋生有害細菌,這樣即對棚內作物不實施農藥,又達到了綠色植物的目的,使農作物生長逐步實現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及網絡化。
該項目開發設計的微型演示沙盤已成功參加了2012年津洽會、京交會以及寧波“智慧城市”博覽會的展覽,并且在京津滬渝四直轄市領導與專家到天津市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管理中心視察工作中,均產生了很大的轟動效應,參觀人員一致認為該示范應用平臺具有科技含量高、超前意識強、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推廣優勢,可以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現代農業、都市農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