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郵包自動分揀機”模型。
當前快遞業對包裹的分揀多處于人工階段。而哈爾濱華德學院大三學生侯帥丞發明的“郵包自動分揀機”,可實現郵件自動分級分揀,準確發往郵寄地點。該發明日前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受理通知書。
侯帥丞在考察中發現,現有的快遞郵運行業普遍采用人工分揀郵件的方法,過程繁瑣、準確率低、郵件損壞率高。于是,他自己投入5000元,花了1年時間,發明了“郵件包裹分揀和記錄裝置”。該裝置包括手持機、分揀機和上位機三個部分。運用該裝置分揀郵件時,先通過手持機掃描郵件內置的ID電子標簽,分揀機便會通過藍牙模塊和讀卡模塊識別郵件唯一的ID,并能通過上位機與互聯網相連,實現上位機通訊,從而完成郵件的自動分級分揀,準確發往郵寄地點。這項發明具有人工少、精度高、損壞率低、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特點。
記者了解到,這并不是侯帥丞在大學期間的第一項設計。今年,他又接下了大慶一家公司“智能識別型安全作業機防護裝置”設計項目。作為學校機電創新設計團的社長,他還帶領同學研發制作了“智能爬壁車”,獲得2012年第七屆畢昇RIGOL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總決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