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戰略界定。
“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于挑戰。”這就是新起點上總形勢的一大特點。所謂挑戰,歸納起來大體是三大挑戰:一是物質資源包括能源資源短缺的挑戰,二是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三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一系列重大嚴峻問題的挑戰。由此可見,在21世紀上半葉,尤其是頭10年、頭20年,我們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實在是夠多夠大的了。
實際上,事情還不止于此。如果再考慮到巨大規模(而不是通常規模)的自然災害,包括已經發生的今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也包括未來歲月可能發生的其他巨大自然災害,那么這就是第四大挑戰了。此外,就國際方面來說,新條件下國際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和軍事的種種壓力,包括當前國際范圍同時發生的金融、能源、糧食三大危機,也包括未來歲月國際范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種種危機,那就是第五大挑戰了。
“五大挑戰”,這就是我們在看到“機遇前所未有”的同時,又不能不估量到的“挑戰也前所未有”。
二
必須強調一點:這“五大挑戰”,又是在我國擁有13億人口并且還會在本世紀上半葉繼續增長到15億人口這樣一個“總背景”之下。這可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哪一個國家都不曾有過的,絕無僅有的“總背景”!
實際上,對于13億到15億人口這一絕無僅有的“總背景”,還需要進一步作兩個層次的分析。首先一個層次,是21世紀上半葉,中國在人口問題上將相繼出現的“三個高峰”。一是當前已經面對的“就業高峰”,現在我國每年城鎮需要就業的人數在2400萬人以上,而新增崗位和補充自然減員只有1200萬人,缺口在1200萬人左右;二是本世紀30年代(大約2033年前后)的“總量高峰”,即達到15億多人口;三是本世紀40年代的“老齡化高峰”,現在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占到全世界60歲以上人口總量的20%,到本世紀40年代還會更為突出。
再一個層次,是專門分析21世紀上半葉中國農村人口的前景和出路。我國現在13億人口中,農村人口占將近八億。八億農民里面,勞動力占五億,這五億就比現在整個歐洲人口還要多!那么耕地多少呢?18億畝多一點。而當中國人口總量達到15億時,中國又有多少農村人口和可耕地呢?這么多的人口,這么少的耕地,怎樣才能真正富起來呢?
從這樣兩個層次的分析中,人們可以看清一個基本事實,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中國后發現代化的偉大事業,在21世紀上半葉的根本走向,歸根到底仍將取決于把13億到15億中國人的貧困問題和發展問題解決好,首先是把大約八億到十億中國農民的貧困問題和發展問題解決好。
三
黨的十二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就確定要走一條當代人類發展史上、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的對外表達即是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按照這樣一條道路,我們對世界近代以來西方大國在工業化進程中依靠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的辦法當然不能學,對當年德國、日本那樣的后起軍國主義國家依靠發動大戰來重新瓜分世界的辦法當然不能學,對前蘇聯霸權主義在所謂“世界革命”幌子下搞超級大國爭霸和勢力范圍的辦法當然也不能學!我們只能堅定不移地立足于自己的發展。
這就決定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思想解放的中心課題必定仍然是、也只能仍然是進一步解放中國人民的生產力。也就是要在30年改革開放發展成就和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偉大新覺醒成果基礎上,實現中國人民生產力的新解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強有力地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真正強有力地推動我國在21世紀頭20年以至整個上半葉,經濟社會更高水平和更廣大規模的發展和進步。
四
關于這樣的發展和進步,總的戰略目標已經確定。這就是:到本世紀20年代,即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從而根本擺脫“不合格的社會主義”的不發達狀態。
那么,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21世紀頭20年中國人民生產力發展的具體歷史任務是什么呢?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基本實現工業化。說得完全一點,就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走出一條包括農村工業化在內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這條新型工業化道路,在我看來,新就新在它提出了兩方面基本要求:一個方面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這首先意味著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的要求,各方面創新活力尤其是科技創新活力和產業創新活力的進一步解放。信息化帶動包括農村工業化在內的中國特色工業化,產業升級,把各類所有制企業首先是國有企業做大做強。
另一個方面,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這又意味著,要求創業活力的進一步解放。這是因為,要在我們這樣十幾億人口大國中真正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就必須實現持久的充分就業,為此又勢必要求放手發動創業,推動全國城鄉實現各類中小企業以至微型企業的大發展。這也就是黨的十七大所確定的“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實際上,國際國內經驗證明,中小企業不僅在帶動就業方面,而且在推進創新方面,均能作出重大貢獻。我國技術創新的70%、國內發明專利的65%和新產品的80%來自中小企業。
在以上創新活力、創業活力進一步解放的基礎上,如果再聯系到我們前面所說的“五大挑戰”特別是巨大規模自然災害和國際壓力的挑戰,那就還有一個承受、抵御和應對巨大風險的能力和活力的問題提到面前。這個問題,鄧小平同志在1977年已提出,1988年反復強調;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同志又先后多次加以強調。看來,現在也到了更好地抓住時機,按照增強能力和解放活力的要求,進一步認真加以對待的時候了。
是否可以這樣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代中國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的根本要求,勢必將集中到進一步解放“三個力”上來:一個是創新活力,一個是創業活力,還有一個就是承受、抵御和應對巨大風險的能力和活力。而這當然是涉及包括農業、制造業、金融業在內的國民經濟一切大部門,涉及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與改革全局,以至關系到我們整個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國家鞏固和綜合國力在21世紀上半葉再來一個歷史性新飛躍的大問題。
五
為此,我們要繼續推進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會等各方面體制改革的全面改革。特別是:一要推進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二要推進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內涵的政治體制改革;三要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體制改革。
而改革之是否有成效及成效之大小,歸根到底還是要看是否有利于破除一切仍然束縛這“三個力”的思想障礙和體制障礙,從而進一步解放這“三個力”,以更好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在這里,又一次表明了,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和人民最大利益標準可以而且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達到更好的統一。
(作者附記:我在近期寫了關于“改革開放30年根本歷史經驗”的論文四篇,這里發表的是其中一篇。另外三篇的題目是:《改革開放30年的根本歷史經驗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某些深層次矛盾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雙重使命”》、《“天下大勢”和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