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USB轉串口)比較于其他傳統接口的一個優勢是即插即用的實現,即插即用(Plug-and-Play)也可以叫做熱插拔(Hot Plugging)。當設備插入時,主機枚舉(enumerate)此設備并加載所需的驅動程序,因此使用遠比PCI和ISA總線方便。 對于用戶來講,第一次插入USB外設,自動或手動安裝驅動程序,他就應該可以使用這個外設了,這是很友好的用戶體驗。如果操作系統提示你重新啟動電腦,說明這個外設沒有實現即插即用,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并不是一個USB的外設。如果告訴用戶這是應該的,就是在欺騙用戶。
Intel公司開發的通用串行總線架構(USB)的目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慮:
1、計算機與電話之間的連接:顯然用計算機來進行計算機通信將是下一代計算機基本的應用。機器和人們的數據交互流動需要一個廣泛而又便宜的連通網絡。然而,由于目前產業間的相互獨立發展,尚未建立統一標準,而USB則可以廣泛的連接計算機和電話。
2、易用性:眾所周知,PC機的改裝是極不靈活的。對用戶友好的圖形化接口和一些軟硬件機制的結合,加上新一代總線結構使得計算機的沖突大量減少,且易于改裝。但以終端用戶的眼光來看,PC機的輸入/輸出,如串行/并行端口、鍵盤、鼠標、操縱桿接口等,均還沒有達到即插即用的特性,USB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問世的。
3、端口擴充:外圍設備的添加總是被相當有限的端口數目限制著。缺少一個雙向、價廉、與外設連接的中低速的總線,限制了外圍設備(諸如電話/電傳/調制解調器的適配器、掃描儀、鍵盤、PDA)的開發。現有的連接只可對極少設備進行優化,對于PC機的新的功能部件的添加需定義一個新的接口來滿足上述需要,USB就應運而生。它是快速、雙向、同步、動態連接且價格低廉的串行接口,可以滿足PC機發展的現在和未來的需要。
USB最初是由英特爾與微軟公司倡導發起,其最大的特點是支持熱插拔(Hot plug)和即插即用 (Plug&Play)。當設備插入時,主機枚舉(enumerate)此設備并加載所需的驅動程序,因此使用遠比PCI和ISA總線方便。
USB(USB轉COM)的誕生簡化了各種設備與計算機的連接,USB也逐步取代并口成為打印機的主流連接方式。
■ 遵從USB1.1、1.0標準,向后兼容USB2.0
■ 支持RS-232界面
■ 標準DB9針串口
■ 2Mbps以上數據傳輸速率
■ 工作電源:9-48VDC/350mA
■ 支持自動握手協議
■ 支持遠程喚醒和電源管理
■ USB總線直接取電,無需外接電源。
■ 單片(ASIC)USB端口到串行端口通信
■ 使用環境:-40℃ 到 85℃,相對濕度為5%到95%
■ 支持Win98/Win2000/WinXP/Vista/Win7/Linu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