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今年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不出人們所料,前三季度GDP增速放緩,跌破10%。按可比價格計算,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也是數年來首次回落到個位數增長。
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打擊了世界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中國亦無法獨善其身。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也幾乎是必然的。不過,GDP增速的過快下滑,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出現,的確有些令人憂心。
從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出的基調看,政府顯然將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放在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上。在經濟步入下行通道之時,宏觀經濟政策自然也會不時相機調整。就這一次的政策手段來看,財政政策將扮演重要角色。而加大政府投資的力度,是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政策選擇。
一般而言,要拉動經濟增長,依賴于投資、出口和內需三駕“馬車”。就現實來說,內需的提振盡管迫切,但不可能迅速爆發,它依賴于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明確不明確、社會保障感強還是弱、可支配收入有沒有增長等許多前提條件,將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另外,和1998年中國通過發展房地產業來帶動內需有些不同的是,目前能看到的、類似房子和車子那樣的需求增長點并不十分明確,農村市場的發育也不會立竿見影;同時,出口更多倚賴于外部環境,但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未來的演變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從見效快的角度看,政府在這個時候選擇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合乎邏輯的。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表態,要加大在基礎設施上的投資,主要是加快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抓緊農業、水利、能源、交通、城鎮等基礎設施和民生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這意味著,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必將上升,在此后一段時間里,建設性財政的路子還將在經濟舞臺上發揮作用。在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煤炭、鋼鐵、石油、電力需求都不充沛的情況下,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高通脹”時期相比,也可以收到“多辦事不多花錢”的效果。
當然,投資規模何謂“合理”,不是一個容易的判斷。且政府依賴基礎建設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固然有不少成功經驗可循,但其弊端(如低效率以及對企業投資產生的擠出效應等)也需要警惕。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兩害相權的取舍問題。
保持一定速度的經濟增長,對于依然處于轉型階段的中國來說,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決策者執意要加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并非不知道這條“老路”的弊端與問題,而是兩害相權之后的選擇。同時,政府的投資方向,不是去搞消費型的樓堂館所和形象工程,而是立足長期性的基本建設,這是值得肯定的。
基礎設施建設要考慮對GDP的拉動效應,也要考慮基建領域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今年年初的南方雪災,已經清晰地暴露出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故此,基建資金要在加快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中發力,也應在相對較為貧瘠的其他中西部地區起到實際的拉動效用。
投資結構的改善,還應體現在傳統基礎建設領域拾遺補缺之外,政府投資也須更多著力于新能源、環保等方面。以產業政策、稅收、資本市場等多種間接方式,激勵各種市場力量在這些新領域噴薄而出。如今,新能源、環保等正是實現GDP增長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有效結合實踐的良機,反之,如果沿用慣性思維,仍單純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目標所驅動,卻忽略改善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要求,那就可能失去解決矛盾的好時機。
本報在昨天的社論中已經提出,當此之時,政府加大投資力度有必要性,但扶持民營經濟更為關鍵。民營經濟的活躍與繁榮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經濟的活躍與繁榮程度,尤其其對于就業的帶動作用更是中國城市化所必須的。體制變革釋放出的能量與對價值規律的尊重共同產生作用,將激發企業和企業家的創造力,以創新和優化的供應,刺激需求,這對緩解當前經濟困難的情勢大有裨益。
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還應更多尋找市場化的拉動經濟增長的途徑。比如,就呵護創新力量與扶持中小企業的角度來看,久拖而未決的創業板市場宜適時推出。因為穩定當下信心的最終出路是積極創造未來新的增長點。本質而言,以各種因噎廢食的理由冷遇創業板,無異于自我封殺中國經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