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市民可到石家莊規劃館看軌道交通展了。記者從石家莊規劃館獲悉,“軌道交通展”已完成布展并開始對外開放,該展覽從線網布局、交通換乘、軌道經濟、近期建設四個方面介紹了石家莊軌道交通規劃。
2020年建成三條主干線
軌道交通展位于石家莊規劃館二層展廳的西側。進入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運籌謀劃‘十一’載,啟動建設夢成真”,對石家莊的軌道建設歷程進行了介紹。其中最重要的節點當數2012年7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20)》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規劃至2020年建設三條主干線,線路總長59.6公里,車站49座,總投資約421.94億元。遠景將實現公共交通出行占所有交通出行比重的40%,軌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40%,即“兩個40%”目標。
綜合開發北國、新客站等5處地下空間
在展板中,記者發現石市還將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地下空間,結合軌道建設,綜合開發北國商城、新客站、博物館、大石橋、新百廣場5處站點周邊地下空間。借助北國站的建設,通過建設地下商業街,連通勒泰中心、北國商城、人民廣場等大型商業和公共活動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商業步行空間。新客站地下空間將與東廣場綠軸地下商業街連接,為人們提供舒適便捷的休閑購物環境。
另外,還將優化站點周邊用地功能,站點周圍200米半徑范圍內,優先安排公共服務設施、交通銜接設施,鼓勵高密度的居住、商業、辦公用地。400-600米范圍內,優先安排居住及其配套設施。
軌道交通與公交、自行車、私家車等如何換乘
那么軌道交通如何實現與常規公交、私家車、自行車、步行系統的換乘呢?
據介紹,常規公交與軌道換乘主要靠綜合交通樞紐,這需單獨進行一體化設計通過分層立體組織交通,考慮軌道與對外交通、公共交通、出租車、機動車、自行車等交通方式之間的“零距離換乘”。
而私家車與軌道換乘,規劃在14處軌道站周邊50米范圍內控制停車場,鼓勵外圍車輛停車換乘軌道進入城市中心,停車場與軌道站之間采用專用通道連接,實現人性化的無縫銜接。
自行車與軌道的換乘,規劃在所有軌道站點四個方向出入口100米內設置自行車停車場。
步行與軌道的換乘,在車站500米步行距離范圍內加大站點周邊支路網密度,組織機動車和人行交通。利用軌道站出入通道同步設置38處立體人行過街設施。
軌道交通與常規交通形成三個層次銜接
軌道交通建成后,如何與常規交通進行銜接呢?這是老百姓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展覽中提到軌道交通與常規交通形成三個層次銜接。其中綜合對外交通樞紐規劃4處:新客站、火車東站、白佛、西古城。另外,公交換乘樞紐規劃8處:西王、談固、老火車站、博物館、運河橋、位同、南位、紀念碑。還有一般軌道公交換乘站點規劃37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