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消息:“塑料保鮮袋”能完全降解?細長“電線”可預警火災?“金剛鉆”能打得出相當于12座環球金融中心高度的超深井?是的,有材料,才有料!昨天,市教委舉行2012工博會高校展區專題新聞發布會透露:以滬上大學研制的特殊材質為基礎,這批新展品有望在工博會評獎中沖金奪銀。
玉米塑料袋,保鮮低成本
華東理工大學生態材料研究室主任程樹軍拿了個透明塑料袋做演示,它與普通袋子無異,卻是用“玉米塑料”制成。
這種塑料薄膜不僅“薄而強”,還特能保鮮。程樹軍做過試驗:用新老兩種塑料袋分別包裝重量相同的金針菇,結果傳統塑料袋里的金針菇1天就變成了黃褐色,而用新型薄膜包裝的能保持3天不變色。原來,空氣在新薄膜上的透過率很低,抑制了導致植物腐爛的呼吸作用達8倍之多。同時,水蒸汽在新薄膜上的透過率卻很高,包裝袋內壁不再掛滿小水珠,抑制了袋內微生物生長。
用這種完全降解薄膜做成的垃圾袋,即使裝滿垃圾被埋入填埋場,袋子與垃圾也會一起變成有機肥料。據介紹,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若被埋在土里,數百年也不能分解。“為什么不用可降解的塑料袋?不是沒有,是太貴。”程樹軍說,近年來可降解薄膜價格一直在三四倍于傳統薄膜價格的水平,而他領銜開發的技術使現有的“玉米塑料(聚乳酸塑料)”價格基本只是原來的1.3倍,具有市場推廣前景。
多點連成線,星火也難逃
絕大多數火災報警器都是分散布點,一個報警器要管一大片。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游波帶來的火災探測傳感器則是“一團線”,他說這叫“線纜式負溫度系數感溫材料”。
這種新材料是一種半導體陶瓷,帶有高靈敏的熱敏電阻,可將不同的溫度轉化為不同的電信號,結合電腦和通信技術進行信號處理,在預警溫度達標前發出警報。作為線材,它可在室內外任意鋪設,自動探測其長度范圍內任意一點的高溫,實現長距、無縫傳感,克服點式探測器的疏漏與不足。
因其物理特性,這種“探火線”能安裝在傳統電子探測器所無法接受的惡劣環境中,包括多雨霧風沙的露天環境、各種工業場所及易燃易爆危險場合等,尤其適合在長距離輸電線路、公路、鐵路、隧道、管道等應用,全天候、無條件地值守一方平安,“讓星星之火也難燎原”。
有了金剛鉆,敢攬瓷器活
中國人能潛下7000米海底,也能鉆進同樣深的地底。據了解,我國東部平原作為石油資源主產區,以井深小于2000米的淺井和井深小于4500米的中深井為主;中部地區是天然氣富集區,超過一半的天然氣資源存在于約6000米深度;西部地區近70%油氣資源也埋藏在6000米左右深部地層。
油氣資源在地下深藏不露,靠一根根鉆桿“深入基層”。鉆桿是一種空心鋼管,長度10米左右。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胡德金教授介紹,利用與寶鋼合作研制的高性能鉆桿,已實現6000至8000米的超深井鉆探,“這大約需要600到800根鉆桿首尾相連,通過鉆桿帶動鉆頭傳遞源源不斷的動力”。可以想見,鉆桿在深井中高速旋轉,上下不停運動,承受著巨大的扭轉、彎曲、沖擊力。而產學研雙方聯合攻關出一套“瓷器活”,煉就的鉆桿特別“正直剛強”,鉆桿整體抗沖擊韌性達到111焦耳,遠超美國石油學會54焦耳的標準。
“劣質鉆桿會在鉆探中折斷,造成價值上千萬、上億元的油井報廢。”胡德金對他們的“金剛鉆”特有信心,申請專利32項,已獲授權24項,此次他攜2011年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及中國專利優秀獎,直奔工博會金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