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剛過,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傳來喜訊:大慶石化公司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龍頭項目——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10月5日投產,生產出合格乙烯產品,宣告我國首套國產化大型乙烯裝置順利建成。大型乙烯成套技術工業化的突破,讓我國告別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乙烯技術依賴引進的局面。
乙烯裝置是石化工業的龍頭裝置,也是一個國家石化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其成套工藝技術是石化行業技術含量最高、最為典型的工業技術之一。50多年來,我國所建乙烯裝置均采用國外專利技術,國內在工藝設計、技術集成、關鍵設備研制等方面,長期以來以跟蹤模仿為主,總體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為改變這一局面,中石油和科技部先后將大型乙烯成套技術研發列為中石油重大科技專項和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以大慶石化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為依托推進項目落地。中國寰球工程公司作為項目牽頭單位,與大慶石化一起聯合其他單位進行攻關,并完成了工藝包設計、基礎設計和EPC總承包。大慶石化發揮乙烯裝置操作運行的優勢,全過程跟蹤審查把關,將其操作經驗融入設計優化中,并負責裝置投料開車。
在成套技術研發中,寰球公司先后成功完成乙烯裂解技術和前脫丙烷前加氫分離工藝技術等研發工作,掌握多項關鍵技術,并實現主要設備材料國產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乙烯裝置工業化成套技術。在EPC執行階段,各方通力合作,僅用19個月有效工期就完成項目建設全部任務,創造了高寒地區建設同類裝置用時最短和安全工時最長兩項紀錄,比原工程計劃提前一年。據悉,改擴建完成后,大慶石化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120萬噸/年,躋身國內乙烯生產領軍者行列,將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出積極貢獻。
另據了解,《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南》提出,要針對大型乙烯及下游行業發展需求,自行研制百萬噸級乙烯裝置,實現重大關鍵設備自主制造和成套化,使整體技術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我國依托天津、鎮海、撫順三大百萬噸級乙烯工程,實現了關鍵裝備乙烯“三機”的國產化。大慶石化首套國產化大型乙烯裝置的投產,則標志著乙烯技術的整體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