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河北廊坊農交會大華夏神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展臺前熱鬧非凡,吸引人們注意的是一種叫做莊絡農業物聯網監控管理的服務平臺。
“你看,這些數據就是我們這個展示區里空氣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水分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你足不出戶看手機就知道大棚里現在的狀況,該不該澆水,是不是需要通通風換換氣。”大華夏神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營銷人員鄭博指著手機,耐心地給人們做著解說。
鄭博給人們介紹的是一種近年來逐漸走入設施農業生產領域的新技術農業物聯網技術。它將網絡技術、感應技術、應用開發技術結合,及時采集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濕度、CO2濃度等環境信息,通過有線和無線的方式發送給中央監控器,并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將數據顯示給用戶,用戶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設置溫室卷膜、卷簾、滴灌等執行設備的自動調控條件。
“看見那四個白色的盒子沒有,那是監測設備,有監測溫度的、有監測濕度的、有監測二氧化碳濃度的,這些數據可以通過3G網絡傳輸到手機上,不管走多遠,哪怕上千公里,也能知道自家大棚里的蔬菜生長環境,還可以遙控管理。”鄭博說。
“這得投入多少錢呀?”一個農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