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東莞市虎門港集團有限公司順利通過了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驗收小組對虎門港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和廣東省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驗收。
《東莞保稅物流中心智能倉庫操作流程》中關于保稅物流中心職能倉庫的操作流程等四項標準,填補了國內上述有關標準體系的空白。該驗收小組是受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托,由廣東省質監局專家組成的。
國家級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2009年2月虎門港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聯合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申報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2009年6月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準,成為2009年度獲批的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中廣東省唯一的一類國家級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
虎門港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集團公司已收集貫徹的服務標準化法規和服務標準化管理規定18份、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規章68份。體系內共包括標準361份,其中引用國際標準27份、國家標準164份、行業標準67份、地方標準3份,自編企業標準100份。虎門港物流服務業標準體系于2011年9月1日發布,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并將標準體系文本導入數據庫,相關人員可通過網頁、公司OA辦公系統進入數據庫查詢最新標準。
結合物聯網技術創建智慧物流
虎門港相關負責人介紹,標準化試點在虎門港集團有限公司業務范圍內,以港口物流服務為依托,以區港聯動(B型保稅區)為重點,以港口智慧物流服務標準為亮點,滲透到區港聯動的全程物流服務標準化鏈條中,建立虎門港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虎門港現有港口物流服務與B型保稅區服務兩種服務業務,港口物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在整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和港區的區位優勢,在保稅區和港區之間開辟直通道,將物流倉儲的服務環節,移到口岸環節,拓展港區功能,實現口岸增值,推動轉口貿易及物流業務發展(即區港聯動)的基礎上采用物聯網技術,并在國內首創結合RFID技術創建港口智慧物流服務標準,提高了信息化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