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在位于上海的前瞻技術科研中心正式啟動了電芯樣本及完整系統的研制與測試,這預示著通用未來將對來自電芯及電池材料供應商提供的相關材料進行獨立測試和驗證,而電芯是決定插電式電動汽車性能的關鍵技術。對這一核心部件技術的掌握,一方面將幫助通用在進行電池材料的采購中成為“明智買家”,并牢牢掌握主導權,另一方面也將加速通用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展步伐。8月6日,就通用位于上海的前瞻技術科研中心的發展狀況及工作進展情況,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院長杜江凌博士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通用位于上海的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啟動對電芯樣本及完整系統的研制與測試是出于一個怎樣的考慮?
杜江凌:在整個電池產業鏈里面有電池包,其次是單體、材料,模塊。通用主要是生產電池包,而像是模塊和單體,以及材料都是產業鏈上別的企業提供。而我們之所以要做單體研究,主要是出于兩個目的。打個比方,像是電池的材料是非常關鍵的一塊,影響到電池的性能,包括價格,它占了電池成本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不需要在電池材料這塊有多精深的研究,但因為我們有單體研究的經驗,也能自行生產電池包,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對提供給我們生產材料的廠家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從而幫助我們能夠挑選到一流的像是單體、材料、模塊的供應商,同時對他們提供的材料進行鑒定。
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成為一個“明智買家”,比如像是單體本身的制造很有講究,怎么保證每次做出的產品在產品質量上都保持一致,以及如何不斷提高產品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等。我們希望自己在這些方面有專業的知識,并能夠指導供應商,包括制定出產品的相應指標規定。
此外就是進行成本控制,通過對電池材料的研究,在這個行業里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了解,對這個行業的信息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在和供應商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就能夠非常清楚地知道供應商在進行產品的制作過程中,成本控制上是否做到了優化,提供給我們的產品價格是否合理。這都是我們需要建立這個實驗室的初衷打算以及需要實現的目的。
記者:去年麥格納(音)公開表態,他們作為供應商沒必要生產電芯,他們主要把電池管理系統做好就可以了,因為這塊可以自己生產,也可以和整車廠搞合資,甚至可以把電池芯業務外包給別人。在這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杜江凌:在電池材料這方面的技術我們肯定要掌控的,因為它和整個車的集成有關,甚至是牽扯到怎么把最后做出的電池放進車里,和車的操控性各方面都有關,這方面需要下工夫設計研發。
而具體到生產制作電池芯上,通用也不能說是外包,就是一個供應商采購。而日系車更多采用的是合資。我覺得各個體系的風格不同,對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采購,各個體系也基本會沿襲在傳統零配件采購上的思路方法。
杜江凌:我們只是做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測試,至于最后這些技術和產品配備什么樣的車型那要看做系統設計和產品設計的人怎么決定。
記者: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主要負責對電池單體的測試,這些測試方法和國內一些常規的對電池單體的測試有什么不同?
杜江凌:我們是對整個電池,包括產品的使用、性能等方面進行測試,對它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模擬,并完成相應的測試然后給出評估。再比如我測完了電池,給你充幾次電以后,我再把這個經過多次充電后的電池打開,看整個電池鍍膜的薄厚程度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是不是哪個地方磨損的更多,我們做測試的目的是研究電池在各式各樣條件下,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