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結構并實現其功能,對提高電網的供配電能力、實現節能降耗并推動智能電網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9月5日,施耐德電氣能源事業部戰略和業務發展總監葉冰在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供電會議現場,接受了記者采訪。
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智能供配電網絡中的關鍵決策系統,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傳入中國。它要求電力供需雙方共同對用電進行管理,以達到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能源消耗,節省雙方費用支出的訴求。“在本次活動中,施耐德電氣帶來以電力需求側管理(DSM)為重心的智能電網解決方案,致力于通過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為中國智能電網的建設注入更多的可靠性、靈活性、安全性以及高能效。”葉冰介紹說。
目前電力需求側管理雖然處于加快發展期,但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如激勵政策不足、企業節能意識需進一步提高、合同能源管理實現方式存在障礙、融資渠道缺乏等。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首次宣布在北京市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的試點工作,為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發展帶來新氣象。
在談及 “需求側管理”這一概念以及在中國如何推動其發展時,葉冰說道,智能電網范圍非常大,施耐德電氣更愿意稱其為電網的智能化。從全球范圍來說,電網的智能化包括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等領域。在中國,智能電網領域以往更多地側重于輸電側。但事實上,能更多體現客戶價值或提高社會效益的領域應該是在配電和用電側,這與施耐德電氣目前正在做的一些實踐、產品、解決方案也是相關的。我們一直在幫助一些用電負荷密集的大型能耗企業、商業建筑進行能效管理,如果能以此為基礎整合輸配電網、電網的管理者、組織者,完成需求和供應方的互動,那就實現了我們所說的“需求側響應管理”。
在施耐德電氣看來,讓電網各個環節的參與者清楚看到“需求側管理”的價值是驅動其自身發展的關鍵所在。以用戶和供電方為例,通過“需求側響應管理”,用戶可以診斷自身的能效情況,動態掌握自身負荷水平,并實現與電力供應方的實時信息交換;而供電方則可以憑借“需求側響應”為依據建立能效電廠,靈活調節短時間內的用電需求,不需擴建基礎設施即可滿足短時內的高負荷用電。當然這一切都要基于一個成熟的技術平臺,這也是施耐德電氣一直在做的。
葉冰還談到,目前,在中國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或者說是一套成熟的系統來運營需求側管理,它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也需要一個牽頭者,引導大家完成這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同時確保參與者都可以在這個系統工程中獲得效益的提高。
但就目前而言,各方可能會更加偏向于“孤島”運行。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例,用戶和供應商在整個過程里面會有一些監測、反饋、控制、管理的一套手段,實現節能增效,減少電力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如何真正實現與整個電網的互動,需求側管理誰來投資,如何獲取收益等更進一步的問題都還在初步探索階段。
最近一年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與財政部出臺了很多利好的文件和政策。比如說,對通過實施能效電廠和移峰填谷技術等實現永久性節約電力負荷和轉移高峰電力負荷的地區進行補貼,東部地區每千瓦獎勵440元,中西部地區每千瓦獎勵550元。但是僅政策的支持尚不足以支撐整個系統的發展,要把“需求側反應管理”經營成一個可實施并能獲得廣泛參與的項目,我們還需要建立起可盈利、可持續、可復制的業務模式。就中國市場而言,在技術、解決方案的成熟度是相對比較高的;但商業運行層面就相對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探討。
那么施耐德電氣提出需求側管理是出于怎樣的考慮?需求側管理這個市場您是否有一個大概估計?未來施耐德電氣將做哪些努力?
針對這個問題葉冰說,需求側管理對于施耐德電氣來說是一個中長期的發展領域。隨著中國對電力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在基礎設施的投資上更多的融入社會效率和社會效益因素,需求側管理的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好。
新能源的介入也是到需求側響應管理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現在,談及新能源,更多想到的是大型的風場或太陽能電站等。但在未來,分散式或分布式的新能源也會是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把這些分布式的新能源接入需求側響應,是機遇也是挑戰。
施耐德電氣作為領先的電力解決方案的提供者,一直在持續不斷地開發、實踐電網智能化的基礎性方案,除了需求側響應外,我們還在很多領域不斷努力,譬如靈活化的配網以及智能家居等,這些都是構建智能電網非常重要的“磚塊”,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添磚加瓦”去構建智能電網這座“摩天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