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太陽能發電作為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近幾年,太陽能發電技術進步很快,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發電成本不斷下降,在全球已實現較大規模應用。在國際市場的帶動下,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技術和成本上均已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從發展趨勢看,太陽能發電即將成為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具備規模化發展條件的可再生能源,對我國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實現非化石能源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為貫徹《可再生能源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了《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主要闡述了太陽能發電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明確了太陽能發電的發展目標、開發利用布局和建設重點,是“十二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發展的基本依據。
一、規劃基礎和背景
(一)發展基礎
1、國際發展狀況
(1)發展現狀
太陽能發電是新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目前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的主要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電池組件模塊化、安裝維護方便、使用方式靈活等特點,是太陽能發電應用最多的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通過聚光集熱系統加熱介質,再利用傳統蒸汽發電設備發電,近年來產業化示范項目開始增多。光伏發電。近10 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 倍,年均增長50%以上。2010 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1600 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 萬千瓦。并網光伏電站和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是光伏發電的主要利用方式。到2010 年,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超過4000 萬千瓦,主要應用市場在德國、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其中德國2010 年新增裝機容量700 萬千瓦。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轉換效率和工藝水平的提高,全產業鏈的成本快速下降。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價格已經從2000 年每瓦4.5 美元下降到2010 年的1.5 美元以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明顯提高。
光熱發電。光熱發電也稱太陽能熱發電,尚未實現大規模發展,但經過較長時間的試驗運行,開始進入規模化商業應用。目前,美國、西班牙、德國、法國、阿聯酋、印度等國已經建成或在建多座光熱電站。到2010 年底,全球已實現并網運行的光熱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10 萬千瓦,在建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200 萬千瓦。
(2)發展趨勢
太陽能發電技術經濟性明顯改善。目前,太陽能發電還處于發展初期,未來5~10 年,太陽能發電產業將進入快速成長期。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水平的提高,市場應用規模將逐步擴大,太陽能發電成本將不斷下降,市場競爭力將顯著提高,太陽能發電有望加速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太陽能發電技術多元化發展。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具有不同的技術特點。晶體硅光伏電池、薄膜光伏電池技術,以及塔式、槽式、碟式等光熱發電技術,都各自具有不同的技術優勢,太陽能發電將呈現出多元化技術路線和發展趨勢。有效的市場競爭將會促進太陽能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并形成各類太陽能發電技術互為補充、共同發展的格局。
太陽能發電逐步成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經濟性的明顯改善,太陽能發電已開始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在2010 年歐盟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太陽能發電首次超過風電,成為歐盟新增發電裝機最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隨著全球太陽能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擴大,太陽能發電即將成為繼水電、風電之后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成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3)發展經驗
長期目標引導。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或經濟體都將太陽能發電作為可再生能源重要領域,制定了2020 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目標。根據歐盟及成員國頒布的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到2020年,歐盟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9000 萬千瓦,其中德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100 萬千瓦,西班牙光熱發電將達到1000 萬千瓦。歐盟啟動了“歐洲沙漠行動”,計劃在撒哈拉沙漠建設大規模太陽能電站向歐洲電力負荷中心輸電。
法律政策保障。德國、西班牙、美國等均制定專門法律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歐盟各國普遍通過優惠上網電價政策支持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發展,美國通過稅收減免和初投資補貼等政策支持太陽能發電發展,各國對電網企業均明確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優先接入電網的要求。
2、我國發展現狀
在國際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的帶動下,在《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快速成長,已經建立了較好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產業基礎,在技術和成本上形成了國際競爭優勢。已經啟動了大型光伏電站、光熱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及離網光伏系統等多元化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初步建立了有利于成本下降的市場競爭機制,太陽能發電成本實現了快速下降,具備了在國內較大規模應用的條件。